朝代:宋代
作者:晏幾道
原文:
花陰月,柳梢鶯。近清明。長恨去年今夜雨,灑離亭。枕上懷遠詩成。紅箋紙、小砑吳綾。寄與征人教念遠,莫無情。
相關內容鑒賞
作者:佚名
女子永遠不能忘記,也永遠懷著遺憾,在離亭送君之時,淚眼相看,相對飲泣。從詞作可以看出兩人相離已有一年了,征人從離去直到現(xiàn)在,一封信也沒有寄回來。女子眠思夢想,積淚成河,積思成疾,把一年相思全部寫在紅粉箋上,準備寄與征人,希望征人知道,在征人離去的地方有一個一直等待他歸來的人,在這里把想念之情深刻體現(xiàn)了出來!澳獰o情”三字,是囑咐,同時也是擔心,這個在一年前在花陰月下,攜手同行,帳底枕前,相親相愛的女子,是千萬不能忘記的!芭与m然相信征人不會忘記舊日的歡好,但又擔心征人萬一變心,變成無情。在男尊女卑,女子無權的封建社會里,片面的強迫女子對丈夫的從一而終,而男子變心,則沒有什么約束。想到去年離別時淚灑離亭,又一年來的苦思苦念,這一封吳綾小字就是表達女子一年來對征人無眠的思念,體現(xiàn)了女子的真摯之情。
此詞追溯到征人出發(fā)一年前的今天,從一年后的今天閨中女子想到遠地征人,時歷一載,地隔萬里,情思宛轉,真切動人,正不必以驚人之句、警挺之字取勝,而深衷淺貌,淡語濃情,其佳處可和“一字千金”的《古詩十九首》相媲美。
相關內容晏幾道 晏幾道(-,一說? ,一說-),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比纭耳p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397653.html
相關閱讀:嫣然一笑籬笆間,桃李漫山總粗鄙_全詩賞析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杜甫
生查子?輕勻兩臉花 晏幾道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聽春光不須多_全詩賞析
春江花月夜詞 溫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