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送韓準(zhǔn)、裴政、孔巢父還山》原文
獵客張兔?,不能掛龍虎。
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巖戶。
韓生信英彥,裴子含清真。
孔侯復(fù)秀出,俱與云霞親。
峻節(jié)凌遠(yuǎn)松,同衾臥盤石。
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
時時或乘興,往往云無心。
出山揖牧伯,長嘯輕衣簪。
昨宵夢里還,云弄竹溪月。
今晨魯東門,帳飲與君別。
雪崖滑去馬,蘿徑迷歸人。
相思若煙草,歷亂無冬春。
李白《送韓準(zhǔn)、裴政、孔巢父還山》注釋
、兔?(jū):捕獵野兔之網(wǎng)。
2、青云人:青云,喻高。青云人猶青云士。指立德立言的高尚之人。
3、云霞:云氣。一作“煙霞”。
4、峻節(jié):峻,高也。峻節(jié),猶高節(jié),謂高尚的節(jié)操或高風(fēng)亮節(jié)。
5、同衾:衾,大被。同衾,猶“共被”。
6、出山揖牧伯:牧伯,稱州郡長官。
7、輕衣簪:輕,此謂輕視,不看重之意。衣簪,猶衣冠簪纓。古代仕宦的服飾,常借指官吏或世家大族。
8、魯門東:唐魯國之都、兗州治城瑕丘城東門外。
9、帳飲:謂在郊野張設(shè)帷帳宴飲餞行。
0、歷亂:猶言紛亂,雜亂。
李白《送韓準(zhǔn)、裴政、孔巢父還山》翻譯
小獵戶埋兔夾子,怎么能捕到龍與虎?所以,想青云直上的人,就要在山巖隱居高歌。老韓你英才勃發(fā),老裴你清真飄逸。老孔你更是高山秀出,傲視群雄,你們都與云霞親近。高風(fēng)峻節(jié)凌于古松之上,巨大的盤石上一床被子蓋三人。利斧碎冰,洗嗽寒泉,三人同穿二只竹屐。時時或有詩興,清凈如云無心。出山是對太守們作揖致個禮,管他什么官不官的,俺愉快俺長嘯。昨夜你們做夢了?夢里還山了?想山里的白云翠竹溪中明月了?今天一早,我就在魯城東門,圍個布帳,搞些酒肉水果,為你們仨飲別。要擔(dān)心山崖有雪,別把馬及騎在馬上的人滑倒;那山徑傍邊的蘿藤密密麻麻的,可能把路給遮蓋了。朋友們,想你們。∠嗨季拖翊禾斓臒煵,無邊無際。
李白《送韓準(zhǔn)、裴政、孔巢父還山》賞析
《送韓準(zhǔn)、裴政、孔巢父還山》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這是一首五言送別詩。全詩共計二十四句一百二十字,表達(dá)了對友人的深情厚誼。
李白于公元740年(開元二十八年)夏,作《陳情贈友人》詩后之不久,即同韓準(zhǔn)、裴政、孔巢父、張叔明、陶沔再度隱居徂徠山之竹溪。估計歷有八九個月,于公元74年(開元二十九年)暮春或初夏,自徂徠山歸回兗州瑕丘家中。是年秋,張卿(張叔明)從徂徠山來探望李白,作有一首《夜宿南陵見贈》,李白回應(yīng)酬贈《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一詩。是隔數(shù)月,韓準(zhǔn)、裴政、孔巢父三人一同出山干謁兗州刺史,兼看望李白。三人還山,李白于兗州城東設(shè)帳宴飲餞行而作此詩。按詩中“雪崖滑去馬”之語,此詩當(dāng)作于公元74年(開元二十九年)深冬。
李白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563056.html
相關(guān)閱讀:匹配_詩歌鑒賞
三十六計之李代桃僵第十一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李頎《送康洽入京進(jìn)樂府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美人兒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