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賞析
首聯(lián)寫因“一封(書)”而獲罪被貶,“朝夕”罷了,可知龍顏已大怒,一貶便離京城八千里之遙,何異于發(fā)配充軍?
頷聯(lián)直書“除弊事”,申說本人忠而獲罪跟非罪遠謫的憤慨,之剛直膽魄可見一斑。目標明白,念頭純粹,成果怎么,終亦不顧。此聯(lián)有表白,有氣憤,而表白卻頗為蘊藉。“肯將衰朽惜殘年”,大有為匡正祛邪義無反顧的勇氣。
頸聯(lián)即景抒情,既悲且壯。謫貶赴任,“其后家亦譴逐,小女道逝世,殯之層峰驛旁山下”,堪稱悲極。前瞻茫茫,雪擁藍關,馬也踟躕起來!榜R不前”抑或“人不前”呢?在天寶三年(744)因玄宗疏遠而上疏求去,曾作《行路難》述志,其中就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一聯(lián),亦寫仕途險惡,不外,韓愈比之李白,境遇更為慘烈。韓愈仿此聯(lián)所作,有殊途同歸之妙。本聯(lián)借“秦嶺”、“藍關”之天然風景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緒,同時也蘊含為上表付出的慘痛代價。這兩句,一顧一瞻,顧者為長安,因云橫秦嶺,長安已不可見,“龍顏”難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作甚藍關大雪所阻,前途波折崎嶇,不敢多想,“馬”固不能“前”,“人”卻能“前”乎?好漢失路,于此可知矣!
尾聯(lián)很有“雖九死而不悔”的立場,也含有蹇叔哭師的悲切,抒豪杰之志,表骨肉之情,悲哀凄楚,溢于言表。
全熔敘事、寫景、抒懷為一爐,詩味濃烈,情感逼真,對照赫然,是韓詩七律中的精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85434.html
相關閱讀:
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_全詩賞析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_全詩賞析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_全詩賞析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_全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