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學者而言,這種預習可以側重于模仿練習,如字母、音標的讀音,單詞的拼讀,連續(xù),失去爆破,升降調(diào),意群,停頓等練習?梢月犜驿浺,也可以聽老師的錄音。在課文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聽課文錄音大致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增強語感。也可通過聽課文的改寫、縮寫、內(nèi)容簡介等錄音。當然,由于條件的限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可在課前自己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如果教師采用課前某段時間,比如早讀,統(tǒng)一在全班放錄音的辦法,就可以對學生進行統(tǒng)一的要求。3.發(fā)現(xiàn)問題式。老師可以把新課中要求學生自己掌握的內(nèi)容和與學新課有關的舊知識通過預習題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通過做預習題發(fā)現(xiàn)問題,并為上新課做好準備,教師通過對預習的檢查也可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尤其是復習課的預習更宜用這種方法,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較好的診斷性檢測手段。4.排除障礙式。教師將新課中具有一定難度的內(nèi)容通過適當?shù)奶崾竞鸵龑,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從而可以減少課堂講練和學生掌握運用的難度。
比如,重點詞提示和找所給英文釋義的對應詞,雖然針對的是新課中較難掌握的詞,但由于學生從詞匯表中已經(jīng)知道了這些詞的詞性和漢語釋義,再加上題目要求的只是將含有這些詞的英語句子譯成漢語,要比讓學生用這些詞造句容易,學生做起來就不會有多大的困難;找英文釋義的對應詞也比用英語給單詞釋義容易。句型結構提示只要求學生將含有這個句型但基本不含生詞的句子譯成漢語。重新組織句子也只是要求學生用較為簡單的形式重新表達較難句子的意思。通過這種預習,課堂學習就會輕松、容易得多。5.材料準備式。預習所準備的材料可以是句型操練需要的語言材料,也可以是會話練習所需要的話題材料,還可以是討論所需要的對某個問題的意見、主張、看法等,甚至還可以是一些簡單教具的制作(比如表演所需要的簡單道具)。教師布置這種預習時要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閱讀有關參考書的某些章節(jié),給定話題和范圍,明確討論的問題等。這一預習方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很有幫助。6.系統(tǒng)歸納式。它主要用于復習課,特別是階段復習和期末總復習課。教師可以根據(jù)復習課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課下事先對已學知識進行初步的歸納,然后在課上指導學生進行全面的總結。既可以讓學生歸納同一個內(nèi)容,也可以分不同的組歸納不同的項目。
例如,讓學生歸納:字母組合發(fā)音的異同,同義和反義詞動詞的搭配,詞組用法的異同某些語法項目的用法,一些句型的不同表達法,同一體裁課文的寫作特點等等。由于學生預先自己動手進行了歸納,再經(jīng)過課堂上七嘴八舌的補,對這方面的知識就掌握得更全面、更牢固了。7.閱讀理解式。這種預習適合于學生進入了較長課文的學習階段。在沒有進入課文教學或課文只限于一些極簡單的內(nèi)容的初期階段不必采這種方式,F(xiàn)在很多中高年級教師在進行課文整體教學中多采用這一預習方法,閱讀理解可分為表層理解和深層理解,前者側重于課文本身包含的具體材料,如人物、時間、地點、事實、數(shù)據(jù)等具體信息的提取;后者要求讀者對具體材料進行歸納、總結、分析,甚至推理、想象來完成。如何設計課文預習理解題和指導學生預習課文,將在本文第三部分專門談及。8.小組討論式。這種方式涉及預習的組織形式。小組討論的好處在于能夠促進形成同學間的交流氣氛,而且在討論中可以互相幫助,特別是學習好的可以幫助學習差的,膽小、自信心不足的學生也可以得到發(fā)言的機會。這種預習需由小組安排統(tǒng)一的時間進行,比如早讀、自習,或課堂教學開始時由老師統(tǒng)一安排幾分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xuexi/167941.html
相關閱讀:課前預習應該注意的一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