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科迭加法主科迭加法就是在不改變中學歷史課本知識內涵的基礎上,就其外延進行必要的補充,以增加歷史課的趣味性、知識性、可讀性、直觀性及啟發(fā)性,拓寬學生的歷史知識領域,從而提高其學習歷史的興趣。主科迭加法有如下特點:一是以中學歷史主科知識為本,在外延上做有限補充,不僅不影響主科內容的教授,而且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二是能增強學生學歷史的興趣,并學會正確評判歷史人物和事件;三是有利于學生與教師共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2.異科迭加法異科迭加法,就是根據(jù)歷史學習目的,進行深化課堂學習的方法,通常是將歷史學科同一種或一種以上相關的哲學或自然科學學科相加在一起,有機形成新的歷史知識群。如學火燒赤壁時,可與氣象知識相聯(lián)系,學習當時氣象發(fā)展水平(如預測風向等);學黃巾起義、紅巾軍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等事件時,可與哲學知識相聯(lián)系,說明在當時唯物主義哲學還沒有豐富發(fā)展時,唯心主義哲學能起著一種鼓舞、發(fā)動群眾的作用。另外,用數(shù)學中數(shù)軸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公元前后的時間,掌握世紀和年代的換算方法,用統(tǒng)計學中的統(tǒng)計分布規(guī)律(如方框圖、曲線圖)來分析或統(tǒng)計歷史大事件等。異科迭加法也有其特點。首先,由于在歷史知識學習中融進了理科知識、哲學知識等,具有重復強化記憶的教學功效;其次可以使中學各學科知識互補,使學生在學習其它知識的同時能對歷史知識有所回顧,增進左右半腦的信息交流。再次,異科迭加是將不同的學科甚至跨度很大的學科組成一個同一體的知識群,有較廣的知識面。
3.同科迭加法同科是指中學文科中所包括的政治、語文、地理等學科。同科迭加法就是將歷史知識表達方式、技巧與文科中其它學科的相關知識學習技巧結合起來,以增加原有知識的容量,豐富教學技巧。因為任何歷史事件和人物都與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背景、地理、風情、交通概況等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由于知識跨度小,知識域是相互溝通、相互滲透的。如“絲綢之路”,首先就是要采用地理教學的直觀性,掛地圖,找出相應的地點,注明新舊地名對照,并簡要介紹西域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等,這樣講解就會豐滿得多。又如對中國古代某段史料的分折,要與文言文翻譯的語文技巧相聯(lián)系;唐朝的盛衰,可與唐玄宗前期的政治清明和后期的政治腐敗相關聯(lián)等等。同科迭加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具有兼容性。因為同科迭加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跨距不大的知識相加,所以可以與文科中其他學科同步或交叉穿插,亦可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知識上的填平補齊。二是具有處理教材上的靈活性,同科知識相加,知識總量上并沒有增加學生的負擔,但學生接受知識的頻度有顯著增加,并且不是機械地重復。
4.換位迭加法換位迭加法就是將歷史教課書中不同歷史時期所發(fā)生的類似事件運用“剪輯”的手法,將學習內容進行歸類、濃縮、總結、提高,以增加學生復習歷史時的簡潔性和系統(tǒng)性。如將中國古代史各朝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族關系、對外關系、階段矛盾等進行歸類,將中國近現(xiàn)代史乃至世界史上各國相同性質的事件或在同一學科中取得類似成就的人物歸類等等。換位迭加法的特點有三:一是由于時間跨度大,而每個歷史事件的背景不盡相同,故此法宜適用于復習歷史知識;二是可以強化學生對重大事件的印象和記錄整理歷史提綱;三是便于對歷史的各個部分進行大跨度穿插,將教材對比濃縮,節(jié)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xuexi/215338.html
相關閱讀:預習要“因科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