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
1、場景布置:動物園用自制教具麻雀、鴿子、燕子、雞、鴨、蜻蜓、鯉魚、蝙蝠、、、小狗、老牛、鯨魚、海獅按會飛、會跑、回游的生活習性分區(qū)域布置。
2、事先將幼兒已熟悉并掌握其雙語名稱和生活習性的小動物的胸飾放在場地的四周。
3、讓幼兒了解胎生和卵生的有關知識。
目的:
1、通過觀察和比較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和比較嫩力
2、引導幼兒用觀察到的內(nèi)容創(chuàng)編兒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嫩力,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文學創(chuàng)做的興趣。
過程:
1、引導談話:
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為話題進行簡短的說話練習,如“我喜歡——。”讓幼兒挑選喜歡的胸飾。然后告訴幼兒去游動物園,以激發(fā)其興趣。
2、參觀動物園:
幼兒隨音樂進入“動物園”,讓幼兒自由走動并說出相關動物的名稱。
3、游戲;“看誰做的快又好”讓幼兒以自己胸飾上的小動物為角色進行自我介紹
如:“我是小雞,我會跑。”然后按其生活習性歸類,如會飛的,會跑的,會游的。同時讓幼兒以卵生和胎生兩種不同的生殖方式分類并入坐(座位以不同的擺法分兩部分,胎生的坐小椅子,卵生的坐在墊子上)。教師和幼兒以問答的方式練習“什么動物天上飛”?“什么動物地上跑?”“什么動物水中游?”的對話。
3、創(chuàng)編兒歌:
1)、以上述的過程引出“動物世界真奇妙”,點題,同時用自制動物圖片布置出下列情景
麻雀、燕子飛、蝙蝠
小雞、駝鳥跑、獅子、老牛
鯉魚、小蝦游、海獅、海豚
讓幼兒按胎生、卵生分段,每段按天上飛
、地上跑、水中游的生活習性編三句并在前面加上一句,“動物世界真奇妙”,結尾加上:“卵生(胎生)動物真不少”。
2)、師生將編好的兩段兒歌齊聲朗誦兩遍。
3)、教師評價幼兒的創(chuàng)作并鼓勵幼兒用自己已有的有關動物的知識編出新的兒歌,幼兒互評。并將編出的兒歌用圖片自由結伴擺出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1043035.html
相關閱讀:大班其他教案:把我的名字唱出來
大班其他教案:芭蕉扇大風吹
大班其他教案:黑色食品有營養(yǎng)
大班綜合教案:今天我當家
大班組獻愛心活動研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