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的《詠柳》對柳樹大加贊賞,而我們今天的作畫《柳樹》活動,就是為下一次學習此首古詩而做準備的。課前仔細分析了這首古詩,把其中的難點提煉出來,如:碧玉妝成,萬條,綠絲絳、裁出等,結合這次的作畫給以孩子這方面的印象,幫助孩子理解。“柳條什么顏色?”“綠色”“這綠綠的顏色讓柳樹看起來像什么呢?”這個問題對孩子有一定難度,于是我是這樣引導孩子的:“你們看,這樣漂亮的柳樹像不像用碧綠的玉石裝扮而成的?”如此為理解碧玉妝成作好鋪墊。又如“萬條”、“綠絲絳”,我問:“你能數(shù)出有幾條柳條嗎?”孩子們有的搖頭,有的說一百條,有的說一萬條,都說數(shù)不清,“是啊,多的數(shù)不清了,我們可以說它是萬條啊!”“這萬條柳條垂下來,像什么呢?”“像辮子”,“像絲帶”,“對啊,這絲帶又叫絲絳”……
在給孩子們的引導中,他們對柳樹觀察的更為仔細,除了發(fā)現(xiàn)柳條柳葉的顏色,形狀外,對柳樹桿也要了興趣,孩子們發(fā)現(xiàn),有的樹桿是在底下分叉成兩大枝,每枝上再有分叉,這樣的樹桿比較粗而且形狀比較彎曲。有的樹桿是在上部分叉,這樣的樹桿比較細而直。進行了如此細致的觀察分析之后,孩子們才開始作畫《柳樹》,畫出的柳樹神態(tài)各異,柳條細密有致,煞是好看。
美術教案:我和葉子玩游戲
美術活動隨筆:美術要求兒歌引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24915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