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體育活動:協(xié)作拉環(huán)追逐跑(課前教案案例剖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體育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設計意圖:大班幼兒,在身體發(fā)育上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在動作技能上也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撃,動作的協(xié)調性、體力都明顯增強;顫姾脛樱矚g嘗試新奇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喜歡與同伴一起合作游戲,來獲得對身體運動的經驗,也有一定的安全意識。奔跑是大班孩子特別喜歡一項活動,但單一的跑對大班的孩子已沒有什么挑戰(zhàn)性,于是我在設計《協(xié)作拉環(huán)追逐跑》活動時,為孩子制定了符合他們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幼兒實際發(fā)展情況的活動內容。用孩子喜愛的游戲情境“網小魚”來調動孩子參與游戲的興趣。用兩人、三人合作及添加道具魚網(小圈),來增加游戲的難度,提高活動的挑戰(zhàn)性,通過躲閃及網住“小魚”使孩子獲得對自己身體發(fā)展的自信心等。讓孩子始終積極的參與游戲并在游戲中獲得快樂及滿足。并充分發(fā)揮大班的孩子能動性,請孩子在游戲中自己拿游戲需要的道具及游戲結束時和老師一起收拾道具和場地。

通過游戲使幼兒兩兩合作跑的動作得到練習,符合幼兒由易到難的學習特點,以及身體發(fā)展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學上采取兩人合作做魚網、三人合作做魚網、分組比賽及發(fā)揮看課教師的資源,讓孩子與老師一起參與活動,逐漸增加游戲的難度等多種形式,來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嘗試練習,可以讓他們動作更輕松、自然、協(xié)調,從而提高他們的身體綜合素質。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原則。



活動目標:

1、學習兩人或三人協(xié)作拉環(huán)四散追逐跑。

2、在游戲相互討論中,探索魚網捕魚及小魚躲散的不同方法。

3、在合作跑中,努力和同伴協(xié)調一致。

活動準備:

小圈若干、筐2個

重點:兩人拉圈協(xié)調跑

難點:捕魚及小魚躲的多種方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活動手膝關節(jié)

T:稍息,立正。今天我們的游戲主要是奔跑游戲,聽口令活動一下我們的手腕腳腕。

二、基本部分

1.全體幼兒兩兩結伴拉環(huán)跑

T:上次我們玩了一個拉環(huán)跑游戲,還記得怎么玩嗎?

T:請1、3組的小朋友每人到筐里拿一個圈快速與旁邊的朋友拉圈站好。

T:我們一排一排的聽哨音,快速跑到對面的紅線再跑回來。

T:第一排準備……(一排一排的聽哨音練習)

2.游戲捕魚

A、1/4人當魚,3/4人當魚網

T:剛才我們跑的都不錯,這次我們來用圈玩?zhèn)捕魚的游戲。

T:怎么玩呢?這次第1組的小朋友當小魚到那邊的池塘里,我們2、3、4組的小朋友自由組合兩人拉圈做魚網來捕魚,多余的圈請放回筐里。

T:聽到哨音一響,魚網就可以去池塘里捕魚了。被捕到的魚就站到我這兒來。

T:預備(吹哨音)

B、交換角色

T:剛才有幾張魚網捕到了好幾條大魚,魚網怎樣才能又快又穩(wěn)的捕到魚呢?

(兩人的速度、兩人協(xié)調、兩人看準同一條小魚、朝魚多的地方捕)

T:那小魚如何躲才能不被捕到呢?(找空地方、轉身快、小魚不能擠在一起)

T:好,這次我們請第2組的小朋友當小魚,1、3、4組的小朋友自由組合兩人拉圈做魚網來捕魚。

T:我們魚網、小魚就用剛才大家說的那些好辦法再玩一次捕魚的游戲。

T:請第2組的小魚到池塘里準備。

T:預備(吹哨音)

C、交換角色

T:這次很多魚網都用了剛才大家說的好辦法,但我們的小魚也很狡猾,不好捕呀!

T:還有哪一組的小朋友沒有當過小魚?好,這次請第3組的小朋友當魚網,1、2、4組的小朋友自由組合兩人拉圈做魚網來捕魚。

T:請第3組的小魚到池塘里準備。

T:預備(吹哨音)

3.增加難度

A、三人拉兩環(huán)做魚網捕魚

T:剛才我們小魚、魚網都很厲害,現在我們來織張大網變成三人拉兩圈捕魚。有沒有信心捕到魚?

T:請第4組的小魚到池塘里準備。

T:1、2、3組的小朋友自由組合三人拉兩圈做魚網來捕魚。請把多余的圈放回筐里。

T:預備(吹哨音)

B、全體幼兒當魚網,請客人老師做小魚

T:我們魚網太厲害了,這次我們請所有的客人老師當大魚,小朋友都當魚網來捕魚,看哪些魚網能捕到大魚。

T:請客人老師到池塘里準備好。

T:預備(吹哨音)

三、結束部分

放松手膝關節(jié)——抖抖手腕、拍拍小腿、甩甩膀子,相互按摩

T:今天我們都玩累了,請手里有圈的小朋友把圈放回筐里。

T:我們跟著音樂一起抖抖手腕、拍拍小腿、甩甩膀子。



大班體育活動:協(xié)作拉環(huán)追逐跑(修改后的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兩人或三人協(xié)作拉環(huán)四散追逐跑。

2.在游戲相互討論中,探索魚網捕魚及小魚躲散的不同方法。

3.在合作跑中,盡量和同伴協(xié)調一致。

活動準備:

小圈若干、筐2個 前期經驗準備---聽哨音站隊形 三人拉兩環(huán)

重點:兩人拉圈協(xié)調跑

難點:捕魚及小魚躲的多種方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活動手膝關節(jié)

T:稍息,立正。今天我們的游戲主要是奔跑游戲,聽口令活動一下我們的身體(第一節(jié):頭部運動 第二節(jié)要部運動 第三節(jié)膝蓋運動 第四節(jié)手腕腳腕)

二、基本部分

1.全體幼兒兩兩結伴拉環(huán)跑

T:上次我們玩了一個拉環(huán)跑游戲,還記得怎么玩嗎?

T:請1、3組的小朋友每人到筐里拿一個圈快速與旁邊的朋友拉圈站好。

T:聽哨音我們一排一排的,快速跑到對面的紅線再跑回來。

T:第一排準備……(一排一排的聽哨音練習)

2.游戲捕魚

A、1/2人當魚,1/2人當魚網

T:剛才我們跑的都不錯,這次我們來用圈玩?zhèn)捕魚的游戲。

T:怎么玩呢?這次第1、2組的小朋友當小魚到池塘里游來游去,我們3、4組的小朋友快速與傍邊的朋友拉圈做魚,請1、2組的小朋友把圈放回筐里。

T:聽到哨音一響,魚網就可以去池塘里捕魚了。被捕到的魚就站到我這兒來。

T:小魚怎樣才算被捕到了呢?只要做魚網的小朋友手抓到你了,就算被捕到了,不能再逃跑。

T:預備(吹哨音)

B、交換角色

T:剛才有幾張魚網捕到了好幾條大魚,魚網怎樣才能又快又穩(wěn)的捕到魚呢?

(兩人的速度、兩人協(xié)調、兩人看準同一條小魚、朝魚多的地方捕)

T:那小魚如何躲才能不被捕到呢?(找空地方、轉身快、小魚不能擠在一起)

T:好,這次請第3、4組的小朋友當小魚,1、2組的小朋友兩人拉圈做魚網。3、4組的小朋友把圈給1、2組的小朋友。

T:我們魚網、小魚就用剛才大家說的那些好辦法再玩一次捕魚的游戲。

T:請第3、4組的小魚到池塘里準備。

T:預備(吹哨音)

C、再次交換角色

T:這次很多魚網都用了剛才大家說的好辦法,但我們的小魚也很狡猾,不好捕呀!

T:好,這次請第1、3組的小朋友當魚網,2、4組的小朋友兩人拉圈做魚網。

T:請第1、3組的小魚到池塘里準備。

T:預備(吹哨音)

3.增加難度

A、三人拉兩環(huán)做魚網捕魚

T:剛才我們小魚、魚網都很厲害,現在我們來織張大網變成三人拉兩圈捕魚。有沒有信心捕到魚?

T:請第2、4組的小魚到池塘里準備。

T:1、3組的小朋友三人拉兩圈做魚網。沒有圈的請到圈筐里去拿。

T:預備(吹哨音)

B、全體幼兒當魚網,請客人老師做小魚

T:我們魚網太厲害了,這次我們請所有的客人老師當大魚,小朋友都當魚網來捕魚,看哪些魚網能捕到大魚。

T:請客人老師到池塘里準備好。

T:預備(吹哨音)

C:請客人老師做魚網,全體幼兒當小魚

T:我們小朋友做魚網很厲害,做小魚會怎么樣呢?

T:這次我們客人老師做魚網,全體小朋友當小魚,看看誰不被大魚網網住。

三、結束部分

放松手膝關節(jié)——抖抖手腕、拍拍小腿、甩甩膀子,相互按摩、跟著老師沿著操場走一走。

T:今天我們都玩累了,請手里有圈的小朋友把圈放回筐里。

T:我們跟著音樂一起抖抖手腕、拍拍小腿、甩甩膀子。



執(zhí)教教師反思:

好的方面:

1、活動設計很好,情境游戲性強,適合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特別是最后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請客人老師來當小魚與魚網,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參與性、積極性。

2、本次活動中哨音使用的有效性,“滴的一聲”捕魚,“滴滴”兩聲是集合的口令。“哨音”指令簡單有效。

3、出現所有的小魚聚在一起時,老師要及時反饋不是畫紅線的地方就是池塘,而是這里所有的地方都是池塘。并鼓勵小魚在池塘里游來游去。

4、本次活動中大部分時間孩子都在奔跑,孩子的活動量比較大,最后的放松環(huán)節(jié)時間控制有效。讓孩子身心真正的得到了放松。

5、在發(fā)生第一次小魚跑到池塘外面時,教師及時的強調游戲規(guī)則,小魚不能跑到池塘外面去。要不然小魚就會死掉,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需要改進的地方:

1、本次活動選擇的場地不太好,活動太小,孩子沒有奔跑躲閃的空間。教師說話有回音,導致小朋友聽不清老師的講話,因此老師講解的比較多,小朋友想的辦法比較少。

2、幼兒把第一環(huán)節(jié)中的終點線---紅線當成池塘了,老師應在游戲前簡單的介紹一下。

3、小魚與魚網的比例不合適。1/4的孩子當小魚,3/4的孩子當魚網,造成小魚太少,魚網太多,小魚一會兒就被全部網住。改成1/2的孩子當小魚,1/2的孩子當魚網的比例適中,適合孩子游戲。

4、捉來的小魚怎么處理,要求要細化。(如怎樣算是被捕到,捕到了的小魚又該如何處理)

5、“魚網”一開始捕魚時就是四散的開,這樣避免所有的“魚網”朝一個方向捕向“小魚”。

6、協(xié)同跑的過程中,手不能松開(可以在情境中講述,魚網不能破,破了就捕不到魚了)

在游戲捕魚中B交換角色中,當孩子說不出來,老師要及時的進一步,引導幼兒或提示幼兒說出答案。

7、捕魚的方法強調的多,協(xié)作的動作技能強調的少了。(協(xié)同跑的方向性、協(xié)調性提一提)協(xié)同、四散追逐要強調的多。



活動點評:(李敏老師)

協(xié)作拉環(huán)追逐跑是大班孩子特別喜歡的活動。但是,由于是協(xié)作追逐跑,安全問題是執(zhí)教教師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如何保證在運動量保證的前提下,安全、快樂進行這次活動,執(zhí)教教師在課前進行了周密的考慮。

考慮的因素包括:

所選場地:我園的四塊場地可供選擇,徐老師選擇了天井內的一塊規(guī)則的場地,而且這塊場地的拐角都是比較圓滑的角,避免出現不安全的情況。而且,這塊場地既有很強的摩擦力,避免幼兒在奔跑時因傾斜而摔倒,保證了腳下的安全。

拉環(huán)人數與小魚數量的比例:這是這節(jié)活動的技巧之處。活動安全有效,基于這兩者之間的比例關系。魚太多,容易在躲閃時碰撞;拉環(huán)的人太多,不便于追逐時的隊伍快速調動,徐老師在兩次活動精心考慮、巧做調整,小朋友們在安全有序的活動中充分感受了快樂,以及合作帶來的成功感。

教師信號的調控:在活動中,教師巡視并且用哨聲隨時調控活動的行進或者終止,基于當班幼兒的良好的體育活動習慣,幼兒能夠根據哨音迅速開始或者停下,更有效地保證運動量和有序性。

另外,徐桂蘭老師在熱身活動中的動作力度以及教師本身著裝和精神面貌給在場幼兒以及觀摩教師帶來的感染力,是值得所有一線幼兒教師效仿的。教師的挺拔姿態(tài)、精神的著裝、非常到位的體育動作,在孩子面前的不僅是高級榜樣,更是調動了幼兒內心的運動積極性。

在活動中,教師的口令干脆有力,活動要求簡潔明了。整個活動的教學節(jié)奏讓幼兒舒適、也讓觀摩教師感受到舒適。

當然,對于大班后期的幼兒來說,協(xié)作是重要的能力,而這節(jié)教學活動又是在奔跑中進行的,因此教師在活動強應該多強調協(xié)作的重要性,鼓勵拉環(huán)協(xié)作的幼兒想出技巧、確保合作,例如,鼓勵幼兒在練習后自我反思,想出大家都認可的方法保證拉環(huán)奔跑時的方向統(tǒng)一和步調的一致。避免個別幼兒浮躁的心理。

大班體育活動:快樂的小螃蟹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快樂跳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29717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