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數概念的其中的一種就是順序關系,它是幼兒學數學前的準備階段。為此,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此活動。我嘗試在簡單、輕松的活動中,讓幼兒自主地探索,學習。
活動目標
1、能觀察、比較物體大小、長短的不同,并自主地給物體按大小、長短排序。
2、喜歡操作活動,愿意嘗試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動準備
教具:磁貼(大小不同的3個排序片、長短不同的3個排序棍),《活動用書》第39、40頁,大小不同的5個氣球。
學具:磁貼(大小不同的3個排序片、長短不同的排序棍),白板,《活動用書》第39、40頁。
活動過程
1、嘗試自己按順序排列物體
教師:“過節(jié)真快樂,Didi鼠給我們送來了氣球,它們是一樣的嗎?哪兒不一樣?”請幼兒看看說說氣球的顏色和大小。
教師:“我們把氣球掛在教室前面吧!怎么掛才能讓氣球有順序呢?”啟發(fā)幼兒遷移前幾次活動的經驗,提出按大小順序來掛氣球。
師幼共同掛氣球,再次啟發(fā)幼兒思考:“還可以有別的方法嗎?”
2、操作活動1(《活動用書》第39頁:和爸爸媽媽一起練習)
教師:“溜溜球比賽很快就要開始了,Didi鼠在家里要爸爸媽媽陪他一起練習。”教師:“瞧!Didi鼠們準備玩溜溜球,我們按Didi鼠的大小送給他們溜溜球吧。
請幼兒取出磁貼上大小不同的3個排序片,按大小分別送給3只Didi鼠,一邊送一邊表述。
3、操作活動2(《活動用書》第40頁:好玩的溜溜球)
教師:“溜溜球的玩法可真多!”教師:“Didi鼠們怎么玩溜溜球?”
引導幼兒觀察溜溜球如何彈起來,教師:“當溜溜球彈起來時,誰的溜溜球繩子長,誰的溜溜球繩子短?”請幼兒從磁貼中取出排序棍、排序片,先在排序板上重疊擺放排序棍,再鼓勵幼兒按從短到長的順序匹配從小到大的排序片。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內容選材來自于生活,又是為生活而服務。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活動中以游戲為載體,以幼兒的操作為手段組織教學。激發(fā)起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幼兒的操作過程中,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了分步指導的方法。讓幼兒清楚、有序地操作,取得了比較好的操作結果,讓幼兒在活動中真正掌握了所要學習的知識。
一次數學活動結束了,還有許多的數學活動將要開展,還有許多的方法值得我們去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不斷學習、反思、總結,力求讓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34656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