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操作和用語言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引導幼兒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三、活動準備: 1、小泡沫板、石頭、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盤放在桌子的中間。
2、記錄表、筆、水盆 。 四、活動過程 1、教學活動的導入 幼兒進入課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托盤中都放著哪些東西? 2、猜測物體沉浮狀態(tài)并記錄 老師:小朋友,請你們猜一猜,這些東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東西會沉到水底,有哪些東西會浮在水面上? 老師:請你把猜想的寫到記錄表上,記錄表已將托盤中的材料畫好, 表示下沉, 表示上浮。 請你在相應的位置上畫上勾,等會我們再來比比,你猜的和操作結果到底是不是一樣的。 3、實際操作物體,并記錄沉浮狀現(xiàn)象。教師給予指導。 老師:小朋友剛才都將自己的猜測記在了記錄表上,那小朋友的猜得到底對不對呢?請小朋友對照記錄將材料一個一個地放入水中,并將這個材料是沉還是浮記錄在記錄表相應的位置上。 4、幼兒對自己的實驗總結及與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實驗過程、實驗結果。教師給以鼓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451679.html
相關閱讀:艾瑪捉迷藏(科學活動反思)
幼兒園科學探索教案《吹泡泡》
少數(shù)民族(科學)
活動名稱:蝌蚪變青蛙
玩玩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