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學習活動:三只熊搬新家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小班其他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設計思路

  “三只熊搬新家”的素材來自小班《學習活動》主題“三只熊的家”——用各種材料或玩具給大中小三只熊搭建一個家。該內容涉及兩個學習重點:其一,關于大小、數(shù)量以及簡單關系的知識與經(jīng)驗:其二,關于合理利用材料、玩具進行構造與搭建。我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把這兩個學習重點進行了整合,以實現(xiàn)教材賦予的要求。

  分析本班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在上學期的主題課程教學實施后,幼兒開始對各類學習活動產生好奇心和探索興趣。在數(shù)學學習方面,他們已經(jīng)初步學會對5以內的實物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說總數(shù),會區(qū)別、比較簡單的數(shù)量關系,以及能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會簡單拼搭。為此,本活動旨在讓小班幼兒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在游戲情境中自主發(fā)現(xiàn)和主動探索,建構屬于他們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新經(jīng)驗。

  活動中,我盡量讓幼兒學會自己探究其中的奧秘,嘗試自主建構。通過比較法、操作法,在感知物體數(shù)量、大小、形狀以及與三只熊的關系中積累經(jīng)驗。在“三只熊的家”主題背景下,通過游戲,讓幼兒感受、體驗數(shù)學的有用和有趣,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努力體現(xiàn)《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關于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價值追求。再次,活動中通過與同伴一起搭建,讓幼兒感受與他人共同游戲、共同學習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建構初步的數(shù)概念。

  2.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會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搭建,幼兒已經(jīng)會用樂高積木搭建床、桌子等。

  2.物質準備:3個柵欄上分別貼有大、中、小三只熊,12個塑封氣球(上面印有桌子、床),6個大籮筐(3個分別裝有桌面和“腳”、3個分別裝有若干塑料方塊),桌子和床的樣式(PPT)。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我?guī)銈兊絼游锛胰ネ婧脝?

  1.這是誰的家(三只熊的新家)?

  (1)哪個是熊爸爸?為什么?

  (2)哪個是熊寶寶?為什么?

  (3)熊媽媽比誰高?比誰矮?這句話有點長,誰會說(熊媽媽比熊寶寶高,比熊爸爸矮)?

  2.三只熊搬進了新家,可是房間里沒有桌子、沒有床,什么家具都沒有。今天我們就來為三只熊做桌子和床,好嗎?我們要做幾張桌子呢(3張)?幾張床呀(3張)?

  二、共同搭建

  1.分組:每只熊只需要4個小朋友幫忙,請你們把話聽完整后再去做準備。

  (1)愿意為熊爸爸做事的小朋友,請把你的小椅子放在紅火車上;

  (2)愿意為熊媽媽做事的小朋友,請把你的小椅子放在藍火車上;

  (3)愿意為熊寶寶做事的小朋友,請把你的小椅子放在黃火車上。

  2.出示樣例:

  (1)三只熊喜歡什么樣子的桌子呢?

  (2)PPT出示桌子:這張桌子有幾條腿(4條腿的方桌子)?

  (3)PPT出示床:三只熊喜歡什么樣的床呢(有一個靠背和一個床板的)?

  3.分工:你想為三只熊做桌子還是床呢?

  (1)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那里有漂亮的氣球,你可以去挑1個你最喜歡的氣球,氣球上面會告訴你,你是做桌子還是做床。

  (2)每個小朋友去拿1個氣球,拿好后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4.按氣球上的提示兩人一組搭建桌子或床:

  (1)氣球上顯示做桌子的小朋友請舉手?(熊爸爸2個……)

  (2)氣球上顯示做床的小朋友請舉手? (熊爸爸2個……熊媽媽2個……)

  (3)三只熊要求兩個小朋友為一組,一起搭一樣東西,你們能兩個人一起搭1張桌子,兩個人一起搭1張床嗎?

  (4)幼兒按氣球上的要求兩個人合作制作,并暫時將氣球放在椅子下面。

  三、動手操作

  1.搭建桌子

  (1)教師明確搭建要求:

  A.搭桌子的材料在這里(靠窗)。

  B.請將桌子搭在藍點點的地方(提示搭建的位置)。

  C.建構前思考:仔細看一看熊爸爸喜歡幾號籮筐里的材料?熊媽媽、熊寶寶喜歡幾號籮筐里的材料(提示:要求幼兒目測)?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關鍵提問:

  A.熊爸爸喜歡幾號籮筐里的材料?為什么?

  B.你們選擇的籮筐對嗎?是不是分別適合三只熊的?是它們都喜歡的嗎?

  C.哪張桌子最高?哪張桌子最矮?熊媽媽的桌子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3)小結:熊爸爸長得大,它用的桌子要又高又大,大桌子就要用大的材料;熊寶寶個子小,所以可以用小桌子。這樣搭出來的桌子才是適合三只熊的,是它們喜歡的。

  2.搭建床

  (1)教師明確搭建要求:

  A.搭床的材料在這里(靠墻)。

  B.請將床搭在黃點點的地方(提示搭建的位置)。

  C.建構前思考:仔細看一看應該選擇哪一個籮筐里的材料?搭床的時候數(shù)一數(shù)一共用了幾塊積木(提示:可以先觀察圖片)?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關鍵提問:

  A.三只床一樣大嗎?

  B.搭熊爸爸的床用了幾塊積木?(5塊)

  C.搭熊媽媽、熊寶寶的床用了幾塊積木呢?

  D.都用了5塊積木,為什么搭出來的床會大小不同呢?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幼兒探索與發(fā)現(xiàn):

  幼兒可能回答:搭熊爸爸的床,用的都是長方形積木,所以床就大。搭熊媽媽和熊寶寶的床有長方形、有正方形。搭熊媽媽的床長方形用的多。搭熊寶寶的床正方形用的多……

  搭熊寶寶的床

  (4)小結:原來,搭三只熊的床分別都用了5塊積木,因為選擇的積木形狀、大小不一樣,所以搭出來的床大小也會不一樣。

  3.結束語:三只熊的新家有了桌子可以吃飯,有了床可以睡覺,真是太高興了!它們要感謝你們,下次再請你們來幫忙。



(五大方法煉成孩子專注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457805.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老鼠上燈臺
我們生氣的時候
幼兒園小班教案-整合活動:小雞小雞在哪里
小班綜合活動:豆寶寶
小班綜合活動《我會整理小書包》教案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