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理解故事的內容,學習動詞:叮、趕、跺腳。
2、活動難點:能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3、指導要點:通過手套偶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動過程
一、用角色聲音導入,激發(fā)孩子聽故事的欲望。
1.師: (播放大象叫聲)聽聽看誰來啦?
師:(出示大象圖片)原來是一頭腦袋大大的,身體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大象啊,大大的大象走起路來是慢慢的。來我們一起學學大象走路。(引導幼兒學大象走)
2.師:(播放蚊子叫聲)這又是誰來啦?那小蚊子是怎么飛的?那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蚊子飛。
師:(出示小蚊子)小蚊子長得什么樣呢?(引導幼兒說出蚊子的特征:尖尖、長長的嘴巴)
師:蚊子的嘴巴會干什么?(叮人)
小結:小蚊子長長、尖尖的嘴巴是用來叮人的,那愛叮人的小蚊子和大大的大象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稱叫做《大象和小蚊子》
反思:活動用故事中動物角色的聲效結合角色圖片導入,來激發(fā)幼兒聽故事的欲望,幫助幼兒認識故事中動物的形象特征。抓住小班幼兒愛模仿的特點,讓其模仿大象走路,蚊子飛,讓幼兒親生體驗、感知大大的大象和小小的蚊子這兩種角色的外在形象的反差,同時也為后面的游戲表演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二、看木偶表演《大象和蚊子》,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出示手套偶大象,講故事:有一頭大象,長得可大啦!腦袋大大的,身體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來很慢很慢。有一天,大象出門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這時,一群蚊子飛來了(伴隨著手套偶蚊子的出現(xiàn),發(fā)出蚊子的叫聲),它們發(fā)現(xiàn)了大象的屁股,說:“哇!好大的屁股呀!我們去叮叮它吧!”于是,蚊子們就圍著大象的屁股叮了起來,大象覺得屁股有點癢,就用尾巴來趕蚊子,“啪—啪—啪—”蚊子被趕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剛睡著,蚊子又飛了回來(伴隨著手套偶蚊子的出現(xiàn),發(fā)出蚊子的叫聲),大象這次終于生氣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腳使勁一跺,“咚!咚!”聲音大得把蚊子都給震暈啦!
(伴隨著音效木偶表演,使木偶表演更加生動有趣,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為后面的故事表演做鋪墊。)
提問:1.故事里面都有誰?(大象和蚊子)
2.大象和蚊子發(fā)生了什么事。浚ㄎ米佣4笙蟮钠ü桑
3.小蚊子發(fā)現(xiàn)睡著的大象時說了一句什么話?那我們再來聽聽小蚊子是怎么說的。
反思:本環(huán)節(jié)是邊操作手套偶邊完整講述故事。給幼兒一個初步的印象,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手套偶形象逼真,幼兒非常喜歡,而且富有動感更能使語言和形象有機融合,直接作用于幼兒的感官。
三、再次操作手套偶,邊講述邊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在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感知動詞:叮、趕、跺。
1.師:一天,大象出門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這時,一群蚊子飛來了(伴隨著手套偶蚊子的出現(xiàn),發(fā)出小蚊子的叫聲),它們發(fā)現(xiàn)了大象的屁股,說:“哇!好大的屁股呀!我們去叮叮它吧!”
提問:小蚊子說了什么?
2.師:于是,蚊子們就圍著大象的屁股叮了起來,大象覺得屁股有點癢,就怎么樣?(用尾巴來趕蚊子)來伸出你們的小手來幫大象一起趕趕蚊子(“啪—啪—啪—”)。
3.蚊子被趕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剛睡著,蚊子又飛了回來,這次大象怎么樣啦?(生氣了),大象很生氣,它就怎么做。
小結:這次大象很生氣,就用它大大的腳使勁跺了兩下,“咚!咚!”。來我們也來幫大象跺兩下腳。聲音大得把蚊子都給(震暈啦)!
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結合木偶分段講述故事,針對小班幼兒愛模仿、認識靠行動的這些年齡學習特點,在分段講述的這個過程中,通過木偶和幼兒的互動中,幫助幼兒回憶故事情節(jié),很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對話,并親生體驗、感知學習動詞:叮、趕、跺。同時也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想說、敢說、愿意說并能得等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興趣很高,都樂于去模仿動物角色的動作、表情。
四、幼兒帶上指偶,教師和小朋友一起故事情境表演。
師:現(xiàn)在請羊老師來扮演大象和我們一起來玩玩蚊子叮大象的游戲吧。兩個幼兒表演大象,其他的小朋友和我一起表演小蚊子。
孩子們戴上指偶小蚊子。
(指偶使幼兒很快進入到角色之中,并將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表現(xiàn)出來。)
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表演環(huán)節(jié),蚊子指偶更能形象生動的表現(xiàn)出“叮”這個動作。帶上頭飾和指偶幼兒很快進入游戲角色,在教師的帶領和語言的引導上幼兒很快進入游戲情境。在游戲時幼兒專注于叮大象,而忘記學說蚊子的對話,在第二遍游戲時,在教師提出要求:蚊子發(fā)現(xiàn)大象時要說一句話:“哇!好大的屁股啊,我們去叮叮它吧!”才能去叮大象。第二次游戲能比較順利的進行,而且幼兒興趣很高,很開心。作為教師的我都被這氛圍感染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快樂。
五、結束活動
反思:整個活動中緊緊抓住小班幼兒愛模仿、認識靠行動的年齡特點,以表演游戲貫穿,活動中幼兒能很認真的傾聽故事,積極參與活動,讓幼兒在親身體驗、游戲、感知的過程中去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動詞:叮、趕、跺。但教師在回應幼兒時要給予語言上的提升,這一點還要多學習。
小班語言活動:龜兔賽跑教案
小班語言活動??誰松的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734074.html
相關閱讀:《親親綠色》課后反思
小班音樂教案《拔蘿卜》附反思
小班美術《吹泡泡》教案反思
小班早期閱讀《貪吃的變色龍》二研反思
小班主題教案:熱鬧的馬路主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