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課
下午我們參觀了八年級學生的手工課。我們去的第一個教室,還沒進門銅鐵味便撲鼻而來,叮叮當當的敲打聲不絕于耳。走進教室,四周墻上掛著琳瑯滿目的各種工具,長長的工作臺沿墻排放,十幾位學生正熱火朝天地拿著榔頭叮叮當當,這節(jié)課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是做一個銅碗。我們來到第二間教室,學生們有的正在鋸木頭,有的正在量尺寸、畫線,有的正在和老師討論,教室里擺放著學生的部分作業(yè):木雕、立體柜子、抽屜等,學生的木工作業(yè)不用一顆鐵釘。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鋸木頭的方式很特別,代表團中的一名成員,興之所至,為學生們表演了中國式鋸木,贏得滿堂喝彩。第三間教室特別安靜,學生每人一個手搖紡車,在老師的指導下,把地上一堆絨毛編織成地毯,他們的身后是學生們親手編織的地毯,上面有各種各樣的圖案。
通過交談,我了解到為高年級學生開設手工課,有三個目的:其一,教育強調人的整體發(fā)展,即身、心、靈的和諧發(fā)展,雙手的勞動創(chuàng)造,即塑造自己的組織器官,使人心靈手巧。其二,讓學生們通過手工勞動,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過程。其三,手工是藝術和生活的最高體現(xiàn),手工課是培養(yǎng)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藝術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上手工課的過程其實是陶冶心靈的過程。
然而他們的做法可能會遭到絕大多數中國家長的拒絕。代表團中一位資深記者參觀完后說:“我絕不會把孩子送到這種學校來,學習打鐵、編織、木工純粹是浪費時間,對參加高考毫無用處。”現(xiàn)在的應試教育,分數是命根子是一切,家長灌輸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只有考上大學才有出路。如果教育的全部目的只是為謀生做準備的話,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學校是教育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和學習生活,并非僅僅是學習謀生。
那么我愿意把女兒送到華德福學校嗎?愿意!孩子身心靈整體健康遠比考上大學重要;從生活中了解自我、尋找自我和實現(xiàn)自我,才能讓女兒找到一生的健康和幸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06126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