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不愛表達的亮亮
6歲的亮亮的爸爸是這樣說的:“我想知道我兒子心里的想法是什么,他每天是否都高興,他在幼兒園里是否開心,而不僅僅聽他告訴我誰是奧特曼或者昨天的動畫片演了什么!
父母應(yīng)該明白的是:如果一個平常說話總是喋喋不休的人突然變成啞巴了,不愛說話,那這是一個信號,表明他的生活中有些事情需要父母多多關(guān)注了。但是也有許多小孩子天生不善于表達,在語言交流能力的發(fā)育方面,不同的孩子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首先小孩子要能夠記住某些事情,然后有能力把要說的事情排列好次序,整理思路,最后才能選擇正確的詞語描述整個事情。對于一些小孩子來說,他們的這種語言表達能力可能會比其他一些孩子發(fā)育得晚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語言表達能力弱的孩子 在這方面會有很大的改善。
孩子的優(yōu)勢:不要因為你的孩子是一個不健談的人就認為他腦子里沒有任何想法。不善言談的小孩子通常運用肢體和動作,而不是靠說話來表達他們的想法。一個溫暖的擁抱,一份體貼的禮物,或者父母沒有要求他就做一些家務(wù)活兒,這都是那些不善言談的小孩子表達愛的一種方式。
父母應(yīng)該做的是:亮亮通常是緊閉雙唇,不講話。但是他的爸爸注意到,在他洗澡的時候喜歡多說話。這正是父母可以了解他在學校里表現(xiàn)好與壞,是否喜歡他的老師等情況的一個大好時機。所以這位機警的爸爸在亮洗澡的時候抓緊時間和他聊天,每次都會在澡盆的旁邊給自己放一把小椅子,一邊給亮亮洗澡,一邊聽他說話。等亮亮長到七八歲的時候,他知道有隱私了,那么他的爸爸就隔著浴簾和他說話。
不同的孩子在一天當中會有不同的說話時間,所以父母要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何時何地你的孩子變得相對愛說話了,然后試著在他的身邊與他交談。也許在父母早上送他上學的路上,或者在晚上他剛剛躺在床上你給他按摩后背的時候,你的孩子變得喜歡與你交談了。到那時,你也要坦率,而且還有有時間聆聽你孩子腦子里所想的。
很多孩子覺得,一邊做一些其他事情一邊說話,會讓他們感覺舒服一些。和孩子一起玩跳棋,或者趴在地上一起畫畫,做任何類似的事情都可以使你不去做家務(wù)活兒,而能夠使你更加關(guān)注和你的孩子進行交流,同時,你能很快了解到在孩子生活中又有了哪些新情況。(接下文)
把愛調(diào)到孩子的頻道(四)
本文由《父母》雜志授權(quán)搖籃網(wǎng)獨家發(fā)表,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10681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