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爸經(jīng)常出差,完全是我一個人帶兩個的時間忽然多了好多。然后,好多時間,特別是早上起床吃早餐去上學的時間,跳跳的磨蹭散漫態(tài)度總是能把我的忍耐力逼到為零。
每次讓他起床快點換好衣服刷牙洗臉吃早餐,只要不提醒,20分鐘后他還在脫上衣,脫到一半躺下來發(fā)呆……
吃早餐,吃一口可以吃十分鐘,一直神游海外。眼看快要遲到了,你都急死了,他還散漫地來一句:“媽媽你急什么呀!”每每這樣,能不火冒十丈嗎!
很多媽媽在后臺留言都說:“道理都懂,面對孩子這樣那樣時,真的控制不了發(fā)飆啊!”
每次對孩子發(fā)火,腦海里有兩個小人對話,一個說“氣死了,我要爆發(fā)了!不爆發(fā)當老娘是病貓!”,一個說“冷靜冷靜,吼叫不能解決問題啊!”。
結(jié)果,總是那個憤怒的小人捷足先登快人一步搶走控制權(quán)。冷靜的小人總是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很多媽媽每天都在“開吼-崩潰-內(nèi)疚”的死循環(huán)里掙扎。
經(jīng)典繪本《我媽媽》里面有一頁是媽媽變成一頭獅子,“我媽媽吼起來像獅子一樣兇猛”。每次跳跳看到這一頁,都會說:
“這樣的媽媽好可怕啊!我希望我媽媽不要變成獅子。”
現(xiàn)在跳跳五歲,表達能力越來越厲害。每次我大聲一點對他說話,他皺著眉對我說:
“你干嘛那么兇咯,我又沒做錯什么!我不喜歡你這樣子!”
他一臉的委屈,眼睛發(fā)紅,忍著淚水在打轉(zhuǎn)。
“如果教養(yǎng)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為何要讓孩子感受這般恐懼?”
倫敦經(jīng)濟學院的研究對一萬九千名出生于千禧年之后兩年的孩子做了調(diào)?,分別在他們快一歲、三歲、五歲和七歲時訪問了父母、學校老師和孩子的哥哥姐姐們,從而比對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母親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精神健康起著主要的作用,對孩子大吼大叫、嚴厲懲罰和故意忽視只會讓他們產(chǎn)生更多的行為問題。
孩子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我一直學習情緒管理,也在后臺經(jīng)常跟媽媽們說: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步,是父母學會情緒管理。
你責怪孩子亂發(fā)脾氣,你有沒有反省過自己是不是也在孩子面前亂發(fā)脾氣?
你責怪孩子總是用哭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你有沒有教過他真正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大喊“哭什么哭!”
你自己都沒做好情緒管理,孩子又怎么會學會怎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呢?
之前看《卡爾威特的教育》,里面以孩子的口吻寫的幾句話,每次想起都讓我感動。特別是被孩子氣得頭頂冒煙時,被他的磨嘰拖拉磨得耐心喪盡時,看著這些話,覺得特別內(nèi)疚,很快又恢復滿血平靜狀態(tài)。
分享給大家共勉:
1.我的手很小,無論在何時,請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
2.我的腿很短,請讓我慢些走,好能跟上您。
3.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樣見過世面,請讓我自己慢慢地觀察和發(fā)現(xiàn)。并希望您不要對我過分的限制。
4.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請對我的反應敏感些,不要整天責罵不休。
5.我需要您的不斷鼓勵,不要經(jīng)常嚴厲地批評、威嚇我,您可以批評我做錯的事情,但是不要責罵我本人。
6.請給我一些自由,讓我自己決定一些事情,允許我不成功,以便我在不成功中吸取教訓,總有一天,我會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7.請讓我和您一起娛樂,孩子需要從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需要從孩子那里得到歡樂一樣。
8.家務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暫的,請多花些時間給我講一點世界上的奇聞,不要只把我當成取樂的玩具。
9.請愛護我,經(jīng)常訓練我對人的禮貌,指導我做事情,教育我靠什么生活。
我想父母的“不忘初心”,說的就是:
當初,我們對這個小天使的唯一愿望是健康快樂成長。
但是,孩子越長大,我們卻慢慢偏離了方向,對他大吼大叫,對他沒耐性,對他充滿怨氣,然后每次都不斷自責和內(nèi)疚。
很想引用書中的一句話:
教育孩子是最考驗耐性的事,很多父母動不動就火山爆發(fā),打罵孩子,雖然他們把孩子嚇得夠嗆,表面上管住了孩子,實際上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他們不知道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心平氣和。
有很多父母說,不吼不行啊!他都不入耳,不吼的話他完全沒反應啊!但是你想想看,每次你對著孩子大聲吼叫的時候,他當時可能有反應,但是下一次呢?相同的事情上他又這樣,一點改變都沒有對不對?
那吼沒有用,可以用什么呢?我想我們可以試試這樣做:
1.家長管理好自身情緒。你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家長管理好自身情緒,當父母給孩子以同情時,他們從家長身上學會如何同情他人。
2.兩個人都生氣的時候,可以說“我們兩個人現(xiàn)在都很生氣,我現(xiàn)在不想說話,要冷靜一下。”過一會再談。離開現(xiàn)場也是好辦法,例如自己去房間冷靜好再出來。
3.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一下他為什么這么,真正理解了他的內(nèi)心感受,也許你就不會那么生氣了。如果老為同一件事跟孩子發(fā)火,不妨先找一下原因,避免讓這樣的情況重復發(fā)生。
4.允許孩子哭,哭也是一種重要的情緒表達?梢耘阒人尥暝贉贤。
5.教會孩子“可以做什么”,而不是“不可以做什么”。在神經(jīng)學上,要改變一個行為最好的方法是用你要的行為去取代你不要的行為。
6.可以試試換另外一個人來處理孩子的狀況。
7.主動跟孩子道歉,如果孩子也對你發(fā)脾氣,可以請他跟你說對不起。互相尊重就是這樣。
“教養(yǎng)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然而,教養(yǎng)孩子固然要緊,但請別忘了親子關(guān)系比教養(yǎng)重要。不要為了教孩子,而不斷與孩子發(fā)生沖突;不要為了孩子好,而強逼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為了孩子好,而不斷批評與責罵。”
用孩子害怕和恐懼的方式對待孩子,其實只是父母對于無法掌控孩子的情緒宣泄,但是過后無盡的后悔和內(nèi)疚又讓自己感到不安。
在吼孩子的時候,其實臉是“猙獰的”。每次想要對孩子發(fā)火的時候,除了想千萬遍“親生的親生的”,還是要多想想為什么要發(fā)火,為什么自己的情緒又沒控制好了。爸爸媽媽,試試吧,我覺得挺有用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16989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