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父母應如何機智面對小孩的性話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性別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性話題,其實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中,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對于孩子隨時拋來的性話題,你是如何接招的?父母們應該學會正確機智的面對這一問題。

  兒子要扮女孩子,怎么辦?

  陽陽是個3歲半的小男生,特別喜歡看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有一晚,他看完動畫片,跑到媽媽的房間翻找著什么。過了一會兒,一個穿著花裙子、滿嘴涂著口紅的“小姑娘”出現(xiàn)在媽媽面前。媽媽哭笑不得:“陽陽,你這是怎么啦?怎么這樣打扮?”陽陽竟然一邊扭著腰走路一邊得意地說:“媽媽,我是美羊羊,我要當美羊羊。”“美羊羊是女孩子,你是男孩子,怎么可以當美羊羊?”兒子堅持說:“我就要當美羊羊,美羊羊漂亮、可愛,會打扮,我也要像她一樣漂亮、可愛。”

  媽媽可能會采取的粗暴行動

  媽媽一把拉過陽陽,生氣地訓斥:“胡鬧!你是男孩子,美羊羊是你當?shù)膯?那是女孩子當?shù)?”沒想到陽陽更倔了:“我要當女孩子,我不當男孩子!”急得媽媽把陽陽拉進洗手間,強行給陽陽洗臉,脫掉裙子,換回原來的褲子。陽陽很委屈,哇哇大哭。

  教育觀察

  陽陽真的如媽媽所擔心的那樣,是性別認同錯位嗎?性別認同是指對自己是男是女的生理、心理和社會身份的認同和確定。孩子從3歲左右就有了初步的性別意識,能逐漸認同自己的性別身份,所作所為能符合社會期待的性別角色。但僅從上述案例中看,不能簡單判定孩子有性別錯位。

  如果生活中不缺父愛、常有父親陪伴,且大人沒有刻意把男孩當女孩來養(yǎng)育(比如有意給男孩子穿女性衣服、扎小辮、常常對他說‘你要是女兒多好’等),孩子平時在性別認同方面正常,就不必大驚小怪、過于緊張焦慮。

  人的天性是愛美的,人人都有審美需要,更何況是孩子。孩子對動畫片里的角色從喜愛到模仿也是正常的,因為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所以,與其緊張地認為這是孩子的性別錯位,不如說這是孩子單純的喜愛、崇拜。只要引導得當,根本不是問題。

  可以參考的機智應對

  這位媽媽可以這樣做

  一聽兒子要當美羊羊,立即贊揚陽陽:“是啊!漂亮、可愛的美羊羊人人都喜歡,對嗎?我們的陽陽真有眼光,懂得什么是美。”這樣,孩子會因為媽媽的贊揚、肯定而高興,這也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意識。媽媽還可以繼續(xù)延伸:“那么,美羊羊除了漂亮、可愛,還有什么好的地方?”鼓勵孩子找出美羊羊的優(yōu)點,比如多才多藝、心靈手巧、善解人意、寬容真誠、溫柔乖巧等,引導孩子學習美羊羊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

  如果孩子執(zhí)意要當美羊羊,不妨把孩子的這種行為限定在游戲里。可以對孩子說:“哦,你是想玩扮家家游戲是嗎?好啊,媽媽和你一起玩。”然后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游戲,扮演電視劇里的各種角色。這樣做的好處是,擴大角色范圍,轉移孩子對美羊羊的注意力,拓展審美范圍。

1234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38918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