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舉行“睡前儀式” 這個儀式對大人和小孩其實都適用。
1.洗澡:洗澡是一件消耗體力、放松身心的事情。好好洗個溫度適宜的澡,讓睡覺事半功倍。(睡前兩小時內(nèi)不要有劇烈的活動,想要消耗精力請在睡前兩個小時之前進行。)
2.熱牛奶:熱乎乎的飲料不僅在生理上有助睡眠,還會給人溫暖、舒適的心理感受。
3.講故事、放音樂:對比較小的孩子,媽媽可以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大一些的孩子,媽媽可以給孩子講故事,記住一定要用輕柔的語調(diào)、緩慢的語速,就是要有催眠的感覺。
4.上廁所、刷牙:躺好前的準備。(睡覺前不要吃甜食,糖會令孩子大腦興奮,不易入睡。)
5.關燈、躺好、不說話、不玩鬧:在睡前不要給孩子過多刺激。采用溫和但堅持的態(tài)度執(zhí)行下去,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愛心貼士:所謂的“睡前儀式”其實就是建立條件反射,這個方法對不同時期的孩子都是有效的。想知道習慣多么容易養(yǎng)成,看看孩子睡覺時各種“壞”習慣和依賴物就知道了。
二、保證良好的入睡環(huán)境 對于孩子來說,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空氣新鮮、溫度適中
睡覺之前,要將房間的門、窗打開透氣大約20分鐘,包括睡午覺也都應該如此。晚上睡覺時,最好開點氣窗,以保持空氣流通。如果房間里使用空調(diào),最好也要事先通風20分鐘。而且冬季要保持室內(nèi)溫暖,夏天則要盡量讓室內(nèi)溫度涼快。
2.環(huán)境安靜、光線幽暗
父母在孩子睡覺時,可以將燈光調(diào)得暗暗的,最好不要打麻將、唱歌或跳舞等來妨礙孩子睡覺,盡量保持孩子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睡眠。
3.給孩子一張自己的小床
寶寶出生后,媽媽最好為他挑選一個小床,讓他睡在自己的小床里,小床上放有他自己的枕頭、被子、床單,這樣有利于孩子從小熟悉“床”這個睡覺的環(huán)境,看到床就意識到“這是睡覺的地方”,從而形成正確的睡覺習慣。
最好把孩子的小床放在房間的一角,不要放在窗戶旁邊,盡量放在白天可以曬的到陽光、而不潮濕的地方。在孩子2歲以前,可以將孩子的床放在父母的房間里,情況允許的話,在孩子2歲以后,則可挪到他自己的房間。
愛心貼士:
a.注意床的安全和軟硬度。
b.床要有欄桿:孩子的小床四周最好有欄桿,而且欄桿的高度最好是孩子站立時到前胸的上半部,這樣孩子就不容易爬出來或摔下來。
c.小床不能太軟:太軟的床將不利于孩子骨胳的發(fā)育。所以最好用硬的(或稍有彈性的)鋼絲床、木頭床或棕棚床。
d.使用睡袋:孩子睡覺用睡袋比較好,尤其是有袖子的款式,這樣孩子晚上怎么動都不容易著涼。同時,媽媽最好購買比孩子長出10-15公分的睡袋,睡袋不要太緊,這樣既不妨礙孩子睡覺時做任何動作,又有利于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如若冬天,在睡袋上蓋一層毯子或被子即可。
三、新生兒睡覺不踏實怎么辦 有些寶寶似乎生來就不是“省油”的主兒,月子里睡眠都不足15個小時,放下就哭,好不容易睡著了還容易抽搐,稍微有些聲音就會醒來,繼續(xù)哭。對于這種情況,有一些網(wǎng)友發(fā)帖說要借鑒國外的育兒經(jīng)驗,孩子一哭就放下,等孩子不哭了在抱起來。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在嬰兒時期,哭是孩子唯一的表達方式,如果長期對孩子的哭鬧置之不理,孩子內(nèi)心就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從而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傷害。
對新生兒寶寶睡覺哭鬧,首先要分清原因,是否生。咳扁}?是否太冷或者太熱?是否尿布濕了?排除以上種種原因之后,大部分新生兒睡覺哭鬧,不踏實是由于缺乏安全感。對于這種寶寶可以適度抱抱,但是也要嘗試放下。
剛出生的小孩子缺乏安全感,需要更多的摟抱。所以只要用小抱被、小抱毯等將孩子舒舒服服嚴嚴實實地裹起來,孩子就會睡得沉了。
依據(jù)心理學專家來講,人的睡眠分為四個階段,在進入第二個階段時不易被驚醒,這第二個階段通常是入睡后二十分鐘左右。這時候把孩子放下基本是不會吵醒孩子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60984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