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與妻子買票參加了一個民間旅行團,從牡丹江出發(fā),到俄羅斯的海參崴游玩。
海參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們下榻的旅館面對海,每天除了在陽臺上看海,還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靜靜地看。海參崴的海與別處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們瞇縫著眼睛,把脖子縮進衣領,立即成了大自然凜冽威儀下的可憐小蟲。其實豈止是我們,連海鷗也只在岸邊盤旋,不敢遠翔,四五條獵犬在沙灘上對著海浪狂吠,但才吠幾聲又縮腳逃回。逃回后又回頭吠叫,嗚嗚的風聲中永遠夾帶著這種凄惶的吠叫聲,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幾艘兵艦在海霧中隱約可見,海霧濃了它們就淡,海霧淡了它們就濃,有時以為它們駛走了,定睛一看還在,看了幾天都沒有移動的跡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
我們在海邊說話.盡量壓低了聲音,怕驚動了冥冥中的什么。
在一個小小的彎角上,我們發(fā)現(xiàn),端坐著一胖一瘦兩個垂釣的老人。
胖老人聽見腳步聲朝我們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舉起釣竿把他的成果朝我們揚了一揚,原來他的釣繩上掛了六個小小的釣鉤,每個釣鉤上都是一條小魚。他把六條小魚摘下來放進身邊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鉤,半分鐘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條掛在上面。就這樣,他忙忙碌碌地下鉤起鉤,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魚。
奇怪的是,只離他兩米之遠的瘦老人卻紋絲不動。為什么一條魚也不上他的鉤呢?正納悶,水波輕輕一動,他緩緩起竿,沒有魚,但一看釣鉤卻碩大無比,原來只想釣大魚。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釣起那一大堆魚,根本是在糟踐釣魚者的取舍標準和堂皇形象。偉大的釣魚者是安坐著與大海進行談判的人類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對方瑣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魚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說:“你就這么熬下去吧。偉大的談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靜來回答。
兩人都在嘲諷對方,兩人誰也不服誰。
過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滿滿的魚桶走了?鞓返爻覀儼缌艘粋鬼臉,卻連笑聲也沒有發(fā)出,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仍然端坐著,夕陽照著他倔強的身軀,他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薄。暮色蒼茫了,我們必須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峙。此時的海,已經(jīng)更加猙獰昏暗。狗吠聲越來越響,夜晚開始了。
妻子說:“我已經(jīng)明白,為什么一個這么胖,一個這么瘦了。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人世間的精神總是固執(zhí)而瘦削的,對嗎?”
我說:“說得好。但也可以說,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類!
確實,他們誰也離不開誰。沒有瘦老人,胖老人的豐收何以證明?沒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又有何意義?大海中多的是魚,誰的豐收都不足掛齒;大海有漫長的歷史,誰的固守都是一瞬間。因此,他們的價值都得由對手來證明。
可以設想,哪一天,胖老人見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見不到胖老人,將會是何等惶恐。在這個意義上,最大的對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難分開。
4.下列對散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這篇散文從作者觀海寫起,第二段文字是作者對大海、海鷗、吠犬、兵艦等的描寫和感受,主要是為了突出海參崴的獨特魅力,從而表現(xiàn)自己對大海的一種深沉的哲理思考。
B.作者著重從外貌特征、情態(tài)動作以及心理活動等方面對垂釣的胖老人和瘦老人進行了精心的描述,兩人一正一反,一喜靜,一喜動,對比鮮明,真是相映成趣。文章最后通過妻子和自己對兩位老人垂釣的評價,揭示出最大的對手也是最大的朋友的哲理,升華了主題。
C.這篇散文從平淡的敘述中娓娓道來,有關人生哲理的感悟完全源于一次輕松的旅游,一次偶然的發(fā)現(xiàn),既有對環(huán)境的描寫和感觸,也有對人物不同心理的揭示。字里行間滲透了作者的主觀感受,如文中對大海、垂釣老人的描寫,就分別寫出了作者的一種惶恐和震驚敬佩之情。
D.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沉重的筆觸來書寫自己關于生命哲學的思考,富于深刻的歷史理性。這篇《垂釣》筆調凝重、深沉,思想幽邃深刻,可謂見微知著,體現(xiàn)了作者的博學、睿智和深厚的文學功底。
5.作者初見海參崴,對海鷗、 獵犬和兵艦做了細致的描繪,其用意是什么?(5分)
6.縱觀全文,胖老人和瘦老人各是一個怎樣的人?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對文章題目“垂釣”的理解。(6分)
答案:
4. C5.這是環(huán)境描寫。作者通過對海鷗“不敢遠翔”、獵犬“凄惶的吠叫聲”和兵艦“像一座座千古冰山”的描繪,形象地烘托出大海的的恐怖、迷蒙、凄惶的特點(或:渲染了一種凝重、深沉、荒涼的氣氛),為下文兩位老人的出場作環(huán)境上的鋪墊(5分)。(環(huán)境描寫1分,具體描寫的對象2分,烘托凄惶特點2分或渲染氣氛2分,鋪墊下文2分)
6.形象:胖老人是一個隨和、活潑、容易滿足,追求物質與快樂的人;瘦老人是一個執(zhí)著、倔強、孤獨悲壯,追求精神與崇高的人。(兩點各2分)
題意:一是指胖老人和瘦老人在海邊垂釣;二是指胖老人和瘦老人一個傾向物質,一個傾向精神的不同人生價值追求,二者相互依存,加在一起構成和諧完美的人類。(兩點各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uedu/jixuwen/1307681.html
相關閱讀:戴望舒《秋天的夢》閱讀練習及答案
孫毛偉《“三不”孟老倔》閱讀練習及答案
心靈的平等 張鳴躍閱讀答案
宗璞《銹損了的鐵鈴鐺》閱讀練習及答案
《大風(莫言)》閱讀理解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