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大師閻宗臨
夏明亮
①1904年閻宗臨誕生在山西省一戶農(nóng)民家庭。他自幼喜歡讀書,苦于家境窘迫,上小學時經(jīng)常步行三十多里山間小路到表兄家借書閱讀。小學畢業(yè)后,父親想送他到縣城里的店鋪當學徒,早點賺錢貼補家用。表兄深知這個表弟嗜書如命,讀下去可能會掙個好前程,于是主動提出每年資助二十元,這樣他的讀書生涯才未致中斷。1919年,閻宗臨考入五臺縣川至中學,畢業(yè)時,化學老師喬松巖先生建議他去北京報考高等師范。當時家里再也拿不出錢來,他就拿著喬先生給的十元錢,孑然一身前往北京。
②因在中學數(shù)理化和外語基礎太差,閻宗臨沒有考取高等師范,坐困愁城,維持生活成了問題。經(jīng)朋友勸說,他報考了梁漱溟先生在山東曹州開辦的重華書院,斬獲第一名。梁先生愛才心切,親自到旅店看望。得知閻宗臨的困境后,他慷慨允諾為這個窮學生負擔食宿并免除學雜費。
③重華書院的課程以儒學、佛學和印度哲學為主。閻宗臨試讀了一段時間,對這些課程提不起興趣,還是想讀文學或歷史學。他思慮再三,毅然向梁先生辭行。梁先生不阻青年人之志向,欣然放行。這段相處雖時間不長,但梁先生那淵博的學識、寬厚的為人,給青年閻宗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④一個偶然的機會,閻宗臨結(jié)識了留法歸國的學生華林。華林得知閻宗臨想讀“洋書”的理想后,竭力勸說他赴法勤工儉學,并應允代他在法國聯(lián)系工作事宜。
⑤歷經(jīng)一個多月的海上顛簸,閻宗臨終于到達法國馬賽港,通過法華教育會進入公學開始學習法文,同時打一些零工維持生計。經(jīng)歷了整整五年的打工生涯,閻宗臨于1929年冬天正式注冊為瑞士伏利堡大學文學院學生,主攻歐洲古代和中世紀的歷史和文化課程。
⑥拉丁文晦澀深奧,在語言學界有“死文字”之稱。學校規(guī)定,東方國家的學生可以免修拉丁文,學校里幾位日本籍學生知難而退,申請免修,只有閻宗臨這個中國學生硬著頭皮選修了拉丁文。在閻宗臨看來,這不僅是因為要獲得伏利堡大學的文學碩士學位,必須通過拉丁文考試,更是因為西方歷史原著大多是用拉丁文寫成的。不學通拉丁文,就無法真正理解歐洲古代的歷史和文化。本著“觸摸歐洲文化靈魂”的精神,經(jīng)過三年多的刻苦學習,閻宗臨熟練地掌握了拉丁文,聽說讀寫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1933年夏,閻宗臨獲得瑞士國家文學碩士學位。
⑦1929年11月,閻宗臨拜訪了心儀已久的羅曼?羅蘭先生。在一間堆滿書籍的接待室里,他與
羅曼?羅蘭開始了一場超越年齡、語言、國籍等諸多界限的敞開心扉的暢談。他們從托爾斯泰談到中國的辜鴻銘,從《阿Q正傳》談到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魯迅,兩人越談越契合,越談越投機。羅曼?羅蘭非常仰慕中國的古老文化,深為歐洲人對中國的不了解而感到惋惜。
⑧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發(fā)動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閻宗臨再也無法在書齋中安坐下去,他毅然向岱梧校長辭行。校長再三挽留,說瑞士是中立國家,不會有戰(zhàn)爭的危險,而且他可以幫助閻宗臨取得瑞士國籍。閻宗臨婉言謝絕了,他說:“國家有難,留在國外怎能安心?外國人也會看不起你!”
⑨回到戰(zhàn)亂中的故鄉(xiāng)山西,閻宗臨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到閻錫山的太原綏靖公署擔任外文秘書,一是到山西大學擔任教授。作為受過西方民主文明洗禮的自由知識分子,閻宗臨理所當然地選擇了后者。
⑩1938年6月,閻宗臨應廣西省教育廳廳長李任仁之邀,赴桂林受聘出任廣西大學歷史系教授。身處戰(zhàn)亂之中,面對亡國滅種的危險,閻宗臨決心用自己的全部心血,為保存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貢獻一份華夏學人的綿薄之力。正如他在《羅馬史》自序中所寫的那樣:“一個讀書人,在那離亂之時,外面秩序破壞如同沙漠中的生活,所可求者,只有設法安定內(nèi)心的紀律,埋頭工作,我運用這種愚蠢的認識,試將所授之羅馬史,整理成書。這并不是一種如何新奇的著述,這只是一個清苦的中國教授,苦守他的戰(zhàn)時崗位……”
11在桂林的六年是閻宗臨一生中學術(shù)成果最為豐碩的時期。在教學之余,他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寫作了大量學術(shù)論文,在他去世后結(jié)集為《世界古代中世紀史》《歐洲文化史論》《中西交通史》三部著作,共計六十余萬字。
12閻宗臨在歐洲生活十三年,其中五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對歐洲社會有豐富的感性認識;他刻苦攻讀歐洲的歷史和文化,從本科直至博士,對歐洲又有深刻的理性認識;加之他又有深厚的國學根底,真正實現(xiàn)了中西會通,因此他的學術(shù)著作被史學界譽為“多年來罕見的一種真學術(shù)”,而且這些著作又大多是在他四十歲之前完成的,這在20世紀的史學界真可謂鳳毛麟角,“大師級學者”的稱號對他而言實屬當之無愧。
(摘編自夏明亮《閻宗臨:史學大家的輝煌與遺憾》)
4.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表兄為了支持閻宗臨的興趣愛好,主動提出每年資助二十元,如此閻宗臨的讀書生涯才未至中斷。
B.拉丁文晦澀深奧,為了真正理解歐洲古代歷史和文化,閻宗臨一到歐洲就硬著頭皮選修了拉丁文。
C.羅曼?羅蘭非常仰慕中國的古老文化,突破了國籍的界限深入閱讀,還為歐洲人對中國的不了解而感到惋惜。
D.選文引用閻宗臨《羅馬史》自序中的話語,表明閻宗臨在國家離亂之時愚鈍笨拙,對現(xiàn)實無能為力。
5.從上面所選的文章來看,閻宗臨為了自己所鐘情的歷史學做了哪些努力?(4分)
6.為什么說“大師級學者”的稱號對閻宗臨而言是當之無愧的?大師閻宗臨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5分)
參考答案:
4.【答案】C(3分)
【解析】A選項表達不完善,表兄既考慮了閻宗臨的愛好,又對閻宗臨的前程有所希冀,才主動提供資助。B選項“一到歐洲就硬著頭皮選修了拉丁文”的表述錯誤。閻宗臨到歐洲后首先學習的是法文,注冊為伏利堡大學文學院學生后才開始選修拉丁文。D選項“深感自己的愚鈍笨拙無能為力”的表述有失偏頗,選文第十段提及的“愚蠢的認識”是閻宗臨的自謙之詞,且并非“無能為力”,閻宗臨是用一個文人的方式為多難的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難度】較簡單
【知識點】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5.【答案】①放棄重華書院的讀書資格以及梁漱溟先生對他的優(yōu)待,堅持找尋讀文學或歷史學的路徑;②為了進入伏利堡大學讀書(或攻讀歐洲歷史和文化課程),在歐洲的社會底層整整打工五個年頭;③選修有“死文字”之稱的拉丁文,只為觸摸歐洲歷史文化的靈魂;④出任廣西大學歷史系教授,并利用教余時間寫作大量史學論文;⑤在歐洲讀大學,刻苦攻讀歐洲歷史和文化,從本科直至博士。(4分,每點1分,答對任意4點給滿分)
【解析】首先提煉題干要點,要找尋的是為“歷史學”所做的努力,那么走上歷史學這條路的堅持、相關(guān)學位的攻讀、在讀書過程中對困難的克服,以及走上工作崗位后的與歷史學相關(guān)的工作都可以看做是閻宗臨所做的努力。落實到文本,應對第2、5、6、11段的信息進行篩選和整合。如果考生答到“小時候的閱讀積累”,因選文并未明確指出閱讀的是歷史學相關(guān)書籍,不應給分。
【難度】普通
【知識點】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6.【答案】第一問:①40歲之前完成了六十余萬字的史學著作,這在2
0世紀的史學界都是鳳毛麟角。②閻宗臨的學術(shù)著作將深厚的國學與對歐洲社會、歷史、文化的理性認識融合起來,真正實現(xiàn)了中西會通,是一種真學術(shù)。(每點1分,共2分)
第二問:①對所鐘愛的東西有著無比堅定的執(zhí)著與韌勁。②對家鄉(xiāng)和祖國的熱愛。③在特殊時期的內(nèi)心自覺(文化使命感和責任擔當)。(每點1分,共3分)
【解析】本題分為兩問,第一問需要有透過迷離的外相看本質(zhì)的能力,題干的實質(zhì)是大師閻宗臨在史學方面的貢獻,答案應定位到選文提及“大師級學者”稱號的第12段,梳理總結(jié)后不難得出答案。第二問實質(zhì)上是要梳理閻宗臨的品質(zhì)特征,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值得我們學習”這個提法,應該將閻宗臨的個性品質(zhì)上升為共性表達,舉例來說,閻宗臨個人對歷史學有著熱愛與執(zhí)著,但我們要學習的不是熱愛和執(zhí)著于歷史,而是對自己所鐘愛的東西堅定追求的這種精神品質(zhì)。
【難度】較困難
【知識點】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uedu/xiandaiwen/1254607.html
相關(guān)閱讀:愛迪生傳(節(jié)選)閱讀答案
山的呼喚瓊瑤閱讀答案
漁夫?qū)χ@么可怕的魔鬼,愣著不知如閱讀答案
語文閱讀理解題《唯一的聽眾》閱讀答案
王建,字光圖,陳州項城人.....閱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