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使得孩子更加具有攻擊性和反社會性,而且可能導致認知障礙和發(fā)育困難。
2:濫用體罰危害孩子心理健康
體罰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被很多家長濫用了,并由此而引發(fā)了諸多問題。心理專家表示,濫用體罰危害孩子心理健康,會造成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專家指出,每個孩子都有下列四種需要:首先是父母的愛護和關懷,而不是父母的責怪和打罵;第二是被他人接受,并被他人尊重;第三是要得到別人的贊賞;第四要在家里有地位。而濫用體罰會破壞孩子的這些心理需求,從而導致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
如父親經(jīng)常打女兒,會造成女兒缺乏自尊、自愛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現(xiàn)早戀,還會使女兒數(shù)學成績差;父親經(jīng)常打兒子,會造成兒子逆反心理,不愿服從社會規(guī)范,或者退縮、幼稚,缺少男子氣;母親經(jīng)常打兒子,會造成兒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沒有安全感等。
4:體罰損傷自尊心
兒童心理學指出: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和生理的發(fā)育,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來越強。自尊心是對自己個性品質(zhì)的確良肯定的評價,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是推動學生積極上進的一種動力。他們一旦有了錯誤和過失,就會感到內(nèi)疚,受到良心責備,下決心改正。尊重信任孩子主要是指尊重他們的人格和自尊心,想念他們的力量和才能。
5:體罰妨礙自我意識的正常發(fā)展
唯有個性心理行到健康、充分、自由、和諧發(fā)展的人,才能主動適應和促進現(xiàn)代化社會發(fā)展,才能成為創(chuàng)造型、開拓型、競爭型人才。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長中起著決定的作用。體罰對成才的心理因素,特別是非智力因素(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的發(fā)展極為有害。
6:體罰扼殺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
由于體罰強制、迫使學生和孩子服從,使他們處于一種壓抑、恐懼、擔驚受怕的不正常的心境之中。在一個經(jīng)常體罰孩子的班級,由于老師聲色俱厲的粗暴態(tài)度,諷刺挖苦,尖酸刻薄的語言和嚇人的體罰手段,竟使得一些優(yōu)秀生聽到老師的提問就膽戰(zhàn)心驚,嚇得直打哆嗦。在家長經(jīng)常打罵孩子的家庭,也是如此。洛克說:“受罰最重的兒童,長大了很少有成為最好的成人的……他們的態(tài)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郁的,很不容易振作起來,很難做什么事業(yè)!
7:體罰使人呆傻,形成奴隸性格
體罰會使孩子產(chǎn)生恐懼感,神經(jīng)過度緊張,形成一種保護性的反射狀態(tài),導致情志異常,甚至會造成“恐怖癥”。這種反常狀態(tài)的畸形心理,輕則膽小怕事、唯唯諾諾、失去主見、一切“聽喝兒”;重則喪失信心、自尊心,變得性格懦弱,形成奴性。魯迅先生說得好:“……終日以冷遇或呵斥,甚至打撲,使他畏葸退縮,仿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放他到外邊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絕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8:體罰使人屈服壓力,不敢追求真理
在體罰盛行的班級,多數(shù)學生有這樣一種心理、同學搗亂自然不對,老師體罰也不應該。學生的心里還是有是非標準的,但看到老師怒氣沖天的模樣,便“明知不對,不說為佳”還是保自己吧。家庭亦然。
9:體罰助長以勢壓人,以強欺弱的歪風
愛動武的老師,十之八九愛依靠動武的學生干部去“管理”其他學生。這幾乎成了愛搞體罰教師的通病。天津某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居然讓班上僅七、八歲的小學生干部打那些不遵守紀律的同學,上來就是兩個嘴巴子。全班多數(shù)同學都挨打,引起了家長們的強烈不滿。這種以勢壓人以強欺弱的做法,造成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對立與隔閡。
10:體罰使教師和家長威信掃地
教師或家長的威信,是實施教育影響的必要條件。而這種威信是建立中人格力量的基礎上它來自學生和子女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熱愛和信任,有了威信,教師和家長的影響力就會倍增。而體罰只會使教師和家長建立一種虛假的威信。學生表面上拍你,但心里卻認為教師或家長“無能”、“粗野”、“水平太低”、“就這兩下子”。因此,師生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不會建立起那種真誠、信任、平等的關系。搞體罰,就必然使教師和家長變成言行不一,而言行不一就必然導致喪失威信。教師和家長的說教也必然會使學生或子女懷疑、鄙視,產(chǎn)生反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05740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