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爭吵要護著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小家伙們湊到一起,一點點小事就可能引發(fā)沖突。雖然孩子們有自己的交往規(guī)則,父母一般無需過多干預,但是,當他們“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小家伙就極容易失去控制而導致沖突加劇,甚至轉化成“暴力事件”。此時,父母恰當?shù)母深A不僅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還可以在引導的過程中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協(xié)助他們更好地成長。不過,如果父母維護弱勢一方的方式不當,那么就可能給寶寶帶來新的傷害。

“他畫得真難看”

在一堂藝術試講課上,新來的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了一個故事,然后請大家創(chuàng)作一個故事中的形象。在將孩子們的作品收上來之后,老師一張一張給孩子們做展示。當展示到某個小朋友的畫時,下面有個孩子突然發(fā)話了:“老師,我覺得他畫得真難看!”

老師立刻對這個孩子的評價做出了反應:“不能這么說別人的畫,別人聽了會很傷心的。”

“就是很難看!”那個孩子繼續(xù)堅持自己的觀點,同時引發(fā)了更多的共鳴,越來越多的孩子參與進來:“是啊,老師,確實太難看了!”

“我覺得他畫得挺漂亮的!”老師擔心那幅畫的作者因為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奚落”而難過,立刻挺身維護。

可是,孩子們對這副畫的“奚落”并沒有停止,而那個被“奚落”的孩子顯得越來越委屈,幾乎就要哭出聲來了。

“不能這么說小朋友,小朋友之間要友好!一定要尊重別人!”老師情急之下脫口而出。結果,那個率先說畫難看的孩子臉上立刻蒙上了一層陰影,而那副畫的小作者也沒有因此而開心起來。

“好了好了!大家安靜!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我們?nèi)ハ聪词,準備吃飯?”老師沒了主張,借著吃飯來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一聽說要吃飯了,孩子們才把畫的事件拋到一邊,搬開椅子往外走。離開教室之后,小朋友們立刻嘰嘰喳喳說起話來,仿佛剛才的事情從來就沒發(fā)生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06160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