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你是否步入教育孩子的歧途?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教育好下一代,不僅關系到家庭的美滿幸福,還關系到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前途。每位家長都期望孩子能成“龍’”成“鳳”,將來成為有用之才,能建功立業(yè)。但現(xiàn)在很多父母,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問題上,仍擺脫不了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在教育方法上走入了誤區(qū),使孩子無法健康成長。他們沒有真正地明白“只有失敗的教育,沒有失敗的孩子”這句話的含義,而一味地要求孩子這樣或者那樣;去實現(xiàn)一個又一個他們?yōu)楹⒆釉O定的目標,而從不考慮也不懂得做一個合格的家長。他們自以為很懂教育,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了教育的誤區(qū)。

急功近利,不因材施教

不少家長期望子女比自己更有學問,而不顧孩子的客觀實際。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過早地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fā):讓還在幼兒園的孩子學寫字、做算術、說英語、背唐詩、跳舞蹈,這不僅剝奪了孩子快樂幸福的童年,還在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和個性,甚至釀成悲劇。

很多家長見人家的孩子學鋼琴、游泳,也要讓自己的孩子學;看人家的孩子學舞蹈、繪畫,也總怕自己的孩子被落下。一些家長根本不管孩子是否在這些方面有興趣、是否具備這方面的天賦,只管一廂情愿地給孩子報這樣那樣的班,每天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一位家長帶著兒子去學鋼琴,老師看了孩子的手之后,建議孩子改學其他樂器。這位家長很不樂意,非要堅持讓兒子學鋼琴。結果,每次老師教一個新的指法,別的孩子很快就學會了,而她的兒子不具備學鋼琴的先天條件,彈起來不是很靈活,也因為她總是坐在孩子旁邊,導致孩子心理緊張,總是學不會。當這位家長看到班里4歲的孩子都已經學會的技能技巧,已經6歲的兒子還沒有掌握時,就忍不住敲孩子的手,不停地數(shù)落孩子,致使孩子對彈琴越來越沒興趣、越學越沒信心。

無獨有偶。在重慶有一位孩子的父親,單憑自己的意愿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鋼琴家”。每天省吃儉用,他為兒子買了一架鋼琴,規(guī)定才5歲的兒子一天到晚要練好幾個小時。孩子對彈鋼琴不感興趣,也承受不了每天長時間練琴所帶來的巨大痛苦,最終毀了鋼琴,喝下敵敵畏,倒在鋼琴旁。

而另一位叫湘湘的家長,她并不急于給孩子確定興趣目標,而是有意識地讓孩子多接觸一些相關的課外興趣活動,先讓孩子感受藝術的神奇魅力。并且,她從不過多地要求孩子,而是更多地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讓孩子在表揚和激勵的氛圍中,循序漸進地加深和鞏固自己的愛好。每當孩子取得一點點的成績,她和家人就會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努力得到認可,孩子自然就會越來越有動力。

湘湘告訴筆者,她的孩子就是這樣把學鋼琴堅持下來的,最后考到了10級。她說:“當孩子對某一件事感興趣的時候,千萬不要心急,要觀察孩子是不是真的適合從事這個專業(yè),即使是真的適合,也要給孩子一個慢慢適應、成長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即使自己的孩子暫時沒有找到感興趣的事情,也不能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如別的孩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孩子的興趣不一樣,但總有一樣是適合自己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長心急只能埋沒或斷送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認為管教孩子越嚴越好

父母往往為孩子提供過多過細的幫助,對孩子進行嚴格管理。比如,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家長不是坐在孩子身邊打毛衣,就是坐在孩子旁邊看電視,以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老老實實地把作業(yè)做完。并且在很多時候,家長習慣于強迫孩子嚴格按照他們的意志行事。

作為家長,他們不是培養(yǎng)孩子認真檢查作業(yè)的良好習慣,而是每次都要親力親為;他們不是讓孩子自己找到做錯題的原因和正確的解題方法,而是嘮叨、吵罵個沒完。家長也許會說:“是老師要家長每天監(jiān)督孩子學習、檢查孩子作業(yè)的。”殊不知,他們完全誤會了老師的本意,因為孩子從小缺乏學習的自覺性,老師是希望家長能和學校配合,多督促孩子學習,共同關心孩子的成長,但絕不是讓家長如此這般地把孩子管“死”。

一位“過來人”,省重點高中二年級學生李星的媽媽說:“家長每天守著孩子,未必是好辦法。這樣會導致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嚴重依賴父母。有的家長甚至做了孩子的陪讀,孩子學到哪里,家長也學到哪里。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依賴家長的習慣和惰性。慢慢地,孩子根本檢查不出自己作業(yè)中的錯,或者一遇到困難就繞道而行。”

李星說:“我媽媽是一位記者,由于工作忙,她總是大膽地放手讓我管理自己。她先是對我進行一周嚴格的管教,讓我制訂學習計劃,告訴我什么事該怎樣做。然后再和我商量,問我愿意讓媽媽管理還是愿意自己管理自己,我當然說愿意自己管理自己了!媽媽說:‘好,就讓你自己管理自己。如果你確實可以把自己管好,而且每天能讓自己有一點小小的進步,媽媽以后就把這個權力下放給你。’于是,我就成了我們同學中唯一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13619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