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的路上,又遇到了一家祖孫三代在街頭漫步,也許是小女孩走累了,蹲在地上不愿起來,媽媽大聲呵斥,孩子就是半步也懶得走,雙方僵持在一起。
老公笑著說,孩子是最單純的,其實再給孩子5分鐘時間,什么問題都解決了。
女兒小時候特別貪玩,只要玩到興頭上,喊她肯定喊不回來,老公總是先摸摸她的頭,輕輕說:“天晚了,再玩5分鐘就走,行嗎?”女兒見有商量的余地,又能多玩一會兒,怎能再固執(zhí)己見?
其實孩子有時候并不清楚5分鐘是多長時間,但口頭協(xié)議一旦簽訂,幼稚的自尊心、天生的守信感就會讓孩子乖乖聽話,在大人說“5分鐘到了”時,就會心滿意足地跟大人回去。如果不問青紅皂白,一味要孩子按自己的意志來,孩子就覺得失了“面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拒不執(zhí)行大人的“命令”,結(jié)果孩子無趣,大人也尷尬。
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盡可能與孩子達成默契,請再給孩子5分鐘,讓孩子在自尊中得到心理滿足,在笑聲里愉快成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43703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