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個關于速算的節(jié)目。不可思議的速算是很讓人震驚的。可震驚之余仔細想想,萬物都有其度,都有其容量。運動員平均壽命低于常人,過量運動是不健康的。人的大腦也是如此,如此超頻運算是否會損傷大腦,讓大腦過勞呢?這種速算能力又能保持多少年呢?這種速算又有多少用途呢?
計算器不是輕而易舉的解決嗎,帶著這個問題我查到了以下文章,尤其贊成其如果我們只強調用紙筆的基礎訓練,忽視計算器和計算機的使用,也許會和清末時代主張用武術功夫抵擋洋槍洋炮,那樣最終必然失敗,這一點我們不可以掉以輕心
為什么在小學數(shù)學考試中就不能讓學生使用計算器呢?我談一談自己淺顯的認識,不妥之處敬請諒解。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標志著我國對人才的要求要有全面綜合素質,對人們的綜合素質要求越高,越要求人有較高的數(shù)學知識與綜合的能力,因此在小學尤其是小學中、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必須強調高效、理解、反對死記硬背,減少甚至避免繁復的計算與不必要的熟練性的要求,鼓勵學生探索與創(chuàng)新,所以我認為把新的科學技術與手段應用課堂教學之中,是提高學生素質、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的有效途徑,因此計算器走進小學數(shù)學課堂,讓學生正確使用計算器是在素質教育中減負的重要手段。可是有部分老師不讓學生在課堂上使用計算器,怕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
事實上,現(xiàn)實生活中已看不到用紙筆來計算,都是用各種計算器(包括電子秤)或口算、估算。據(jù)資料介紹,國際上發(fā)達國家在中小學已普遍使用計算器,另外國際數(shù)學教師委員會,曾多次強調中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習使用計算器,美國的最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適當?shù)睾鸵回灥厥褂糜嬎闫骱陀嬎銠C。在中小學數(shù)學計算題中,只是一個按固定的算理求得結果的定式過程,無須太多思維力的參與,對于思維能力的訓練也沒有太大的促進作用。在小學數(shù)學中基本運算只不過四種:加、減、乘、除,而且這四種運算的各自算理又是固定不變的,但卻因為數(shù)字的編排變化的無窮使這四種運算成了繁瑣的巨大工程,尤其是小學中高年級的小數(shù)、分數(shù)四則運算占據(jù)著學生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阻礙著學生思維能力的飛速發(fā)展,加重了學生的負擔,這樣的高耗低效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如果把計算器這一簡單、易學又精確的計算儀器應用到教學中來,用它來代替學生進行計算,把學生從復雜凡重的計算負擔中解脫出來,把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應用到思維訓練上來,這不是一舉兩得嗎。計算器的應用除了可以節(jié)省時間外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的概念;檢驗筆算、口算、估算的結果是否正確;幫助學生研究探索問題;同時它也代替了繁復的紙筆計算,使學生能把精力集中到理解數(shù)學、探討數(shù)學和應用數(shù)學上去,這對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是很有效的,新編的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已將使用計算器列入教材。
但是,也有教師認為:學生用計算器習慣了,計算能力會下降,他們習慣依賴計算器。那么計算器的使用會影響計算能力嗎?一提起這個問題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教師都會有小學生使用計算器進行數(shù)的運算將影響計算能力,影響了對計算中算理的理解,敝多利少,不宜使用的看法。但具資料介紹,國內外做了很多相關問題的實驗,結果告訴人們擔心是多余的。關于計算器進入課堂的研究,我國起步較晚,在第八屆國際數(shù)學教育大會上,我國數(shù)學教育與國外最明顯的差距是計算器和計算機的使用,為此我國當今數(shù)學教育家張奠宙先生頗有感慨的說:如果我們只強調用紙筆的基礎訓練,忽視計算器和計算機的使用,也許會和清末時代主張用武術功夫抵擋洋槍洋炮,那樣最終必然失敗,這一點我們不可以掉以輕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48098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