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早教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重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潛能開發(fā)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只在心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不夠的,再真誠的心意,再美好的愿望都必須付諸實踐。不去實踐,理想只能是夢想,對寶寶的教育也是如此。從寶寶一出世就安排合理的早教,寶寶生長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教育重點和方法,這對父母來說是一種責任,對孩子則是一生的幸福!


  許多父母對早教重視不夠,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主要原因是父母覺得孩子還小,沒有必要進行教育。研究表明:人的腦神經(jīng)細胞大約在140億個左右,大多數(shù)在3歲前就形成了。新生兒出生后大腦已經(jīng)發(fā)育完備,具有反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可以開始早期教育。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很小,但是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接受教育的能力。這個階段的教育很重要,孩子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對孩子教育和開發(fā)得越早,越有利于潛在智能的發(fā)揮,而開發(fā)和教育得越晚,越不利于潛在智能的發(fā)揮,兒童生來具有的潛在能力越難以展現(xiàn)。如果父母能夠重視早教,盡早地讓孩子接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以說是對孩子一生健康成長的貢獻。


  只不過在這個階段需要給予的教育不是通常所說的“知識教育”,而是適合他們生長發(fā)育的能力教育。比方說在孩子學說話的時候,可以通過合適的小游戲?qū)⒆舆M行刺激,幫助他們更快地學會說話。在平時,我們經(jīng)常看到一些父母非常重視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冷不冷,熱不熱等,卻很少有人認真地思考過孩子在各階段的發(fā)育特點與潛力。孩子從出生開始,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發(fā)展特點、相應的早教內(nèi)容和方法,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把握不同時期的重點,才能夠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促進孩子智力的開發(fā)。


  1.1~3個月:這一時期的寶寶的接受能力不是很明顯,訓練的重點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先天反射,另一方面還要盡早建立后天條件反射,如定時喂奶、定時解尿、定時入睡等,越多越好。也要重視孩子聽覺和視覺的訓練,讓孩子聽各種不同的聲音,看各種色彩鮮艷的東西。


  2.3~6個月:這個時期寶寶比較好動,訓練重點是手的抓握能力和全身運動的功能。如讓孩子伸手抓取玩具。也可以進行撕紙訓練,紙張要用比較脆一些的紙,那樣的紙更容易發(fā)出聲響,媽媽先進行演示,讓孩子進行撕紙。另外,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最好多用一些單音節(jié)的發(fā)音詞,比如啊、哈、哇等,說的時候盡量拉長語調(diào),這樣寶寶學起來就更容易些。


  3.6~9個月:訓練重點是練習翻身和爬行。在訓練翻身和爬行時,父母要想盡辦法激發(fā)寶寶的興趣,比如可以先在地上一邊爬,一邊模仿小動物的聲音,寶寶跟著爬的時候要和寶寶一起爬。


  4.9~12個月,這個時候?qū)殞毧梢詫W習走路了,因此要把訓練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站立和行走的能力上。父母可以幫著孩子走路,慢慢地增加松手的次數(shù)和時間,孩子跌倒了不一定是壞事;還要注意和孩子的交流,使寶寶學會說“爸爸”“媽媽”等簡單的詞語;可有意地培養(yǎng)寶寶對事物的感知和認識能力。


  5.1~2歲:訓練重點鞏固、強化寶寶的肢體動作機能,加強寶寶走、跑、跳等動作的靈活性。這時父母可以多放手,使寶寶能更長時間的獨立行走,偶爾摔一下,對寶寶學步不是壞事。給寶寶一些畫筆,讓他們盡情地去表現(xiàn),不要刻意規(guī)定畫什么,讓寶寶隨心所欲地涂抹,拓展他們的想象力。


  6.2~3歲:在這一階段要多和孩子交流,重點培養(yǎng)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比如“你好!”“我要……”“媽媽,再見!”。這個時候孩子已經(jīng)學會了翻書,所以有空就多拿一些書給孩子玩,培養(yǎng)孩子對書的親密感。


  7.3~4歲:這階段的寶寶的訓練重點在于記數(shù)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父母要進一步加強寶寶語言能力的訓練。有時間就說,還要多說,不要總是重復相同的話,增加寶寶的詞匯量;同時要鼓勵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玩耍,逐漸建立起生活和行為的規(guī)范。


  身為父母,必須了解孩子在不同階段生長發(fā)育的特點,日常與寶寶進行的交流接觸、游戲以及訓練,必須符合他們的生長發(fā)育特點,拔苗助長的做法將徒勞無功,事與愿違。父母唯有加強相應知識的學習和應用,科學地實施早教,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對孩子進行早教,還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寶寶”。如果孩子有以下表現(xiàn)時,父母就要多留心了:


  1.睡眠過多,看起來非常乖巧,整天昏昏欲睡,不吃、不鬧、不哭,過于安靜。


  2.“驚厥”樣點頭,擁抱狀抽搐,或者哭的時候聲音尖、直,無聲調(diào)變化。


  3.“外貌特殊”,多見于遺傳性疾病,這一點比較容易觀察出來;氨基酸代謝異常的寶寶面容發(fā)黃無光、發(fā)際很低、額徑較狹,有通貫掌及小手指分節(jié)缺少等異常外貌。


  4.寶寶沒有食欲、吸吮無力、喂奶困難、易吐奶;很晚才學會笑,對周圍環(huán)境也不注視,不理睬;對聲音不敏感,對玩具無興趣;流口水,1歲以后仍不停止;幼兒期有無目的、過多的活動等。


  如果發(fā)現(xiàn)了“問題寶寶”,就要及早地醫(yī)治或進行相關的強化訓練,以防給孩子以后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此外,相關專家的研究結果表明,根據(jù)孩子實際發(fā)育情況實施早教,不僅有助于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寶寶”,還有利于寶寶的潛能開發(f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71452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