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滿足于超市里小包裝的速食牦牛肉干,那么永遠也體味不到正宗牦牛肉的豐富滋味。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吃貨,在牦牛肉的吃法上,還是要請教當?shù)夭孛。只有用上這些流傳至今的“土方法”,才算真正吃過牦牛肉!
1、山南風格:加了佐料更有味
山南、日喀則等地區(qū)的居民在制作風干牦牛肉時喜歡加入佐料。在制作風干肉之前,先將洗干凈的牦牛肉剔骨,切成一塊一塊的長條形,大小厚度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來定,如果喜歡吃干一些的就切薄一點,喜歡吃嫩一些的就切得稍稍厚一點。用來做風干肉的牦牛肉要有皮、肥肉、瘦肉,切成了條塊也得按這三類肉進行均衡分配,這樣的風干牦牛肉最好吃。然后在牛肉表面撒上食鹽、辣椒、花椒等佐料腌制一段時間,讓調(diào)料徹底入味。最后就是將切割好的牦牛肉掛在通風處晾起來。切記不能讓陽光直射。這種方法制作而成的風干牛肉所含的水分少,比較干硬,而牛肉中飽含佐料的味道,非常受年輕人喜歡。
2、阿里風味兒:不加佐料肉質(zhì)酥軟
阿里居民在制作風干牦牛肉時則喜歡保留牛肉的原味。在制作時,會將洗好的牦牛肉剔骨切成10多厘米厚、5到10厘米寬、30到50厘米長的條狀。然后直接懸空掛到倉庫等通風陰涼處。2到3個月之后就可以食用或者保存了。在保存風干牦牛肉時,一定不能用塑料袋包裝,而要用布包或者紙箱保存,而且要懸空放置在干燥通風的高處。
3、昌都特色:風干整條牦牛腿保留半生口味
昌都地區(qū)居民在制作風干牦牛肉時,不會將牛肉從牛骨上切割下來,而是習慣將整條牦牛腿掛到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風干,而且更多的人會掛在室外通風處,只要陽光不直射就可以。一般會在藏歷新年三四個月之前開始制作,等藏歷新過年時,就可以食用了。在吃的時候也是將整條腿放置在餐桌上,用藏刀割下一片,蘸著昌都人特制的辣椒等佐料吃,非常美味。這樣風干的牦牛肉就和五分熟的牛排差不多,外皮比較干,而里面的牛肉比較新鮮,這種風干牦牛肉保留了獨特的半生口味。這種做法被當?shù)鼐用窭^承和沿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013524.html
相關(guān)閱讀:陸地和海洋期中考試知識點:七年級上冊地理(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