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教育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掌握數(shù)學的基礎知識,體會數(shù)學的基本思維模式,理解數(shù)學的抽象性、普遍性,進而成為生活的工具。同時,也讓學生成為知識的主人,成為運用真理的人,成為真正的人。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一個最大共識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同時,新課標還提出“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本”。這意味著,數(shù)學再不是簡單的題海戰(zhàn)術,再不是簡單知識的疊加,不再是簡單的“學什么”,而更加注重“怎么學”了。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提出學生的自主學習,無疑也是和數(shù)學的本質不謀而合。
根據(jù)張海濤的解釋,所謂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指較少依賴別人的幫助而自己獨立有效學習的能力,是學生自己有目的、有計劃、主動地學習知識、獲得信息、鍛煉技能的能力。這里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獨立。要學生獨立完成,不依賴老師,不依賴同學,這對初中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改變。二是有效。即是能夠完成一定的任務,達到一定的目的。這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基本閱讀能力,甚至要有一定的舉一反三的能力。
相對而言,數(shù)學是比較抽象的學科。初中生又尚未足夠的自主學習的訓練。因此,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啟發(fā)、引導、舉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效果也十分明顯。
一、從故事開始,從案例開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些學生對數(shù)學不是很感興趣,但是,對生活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數(shù)學現(xiàn)象,則人人都有切身的體會。這些現(xiàn)象故事,也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正負數(shù)加減”教學之前,先用故事開始:北極熊要去南極,從家里出發(fā)的時候是零下23度,經(jīng)過赤道的時候是25度,到了南極是零下28度。北極熊一路走來,溫度是相差了幾度?上課的前一天,給學生留了這個問題,讓學生去解決,讓學生自己去看課本,理解類似的問題該怎么解決,解決的時候有什么規(guī)則,學生就已經(jīng)進入自主學習的第一步了。
同時還可以提出復雜點的問題加以比較,比如,還是上面“正負數(shù)加減”這節(jié),還可以補充這樣一個問題:秦統(tǒng)一六國是公元前221年,距今是幾年?比較一下,這兩個問題有何不同?關鍵點在哪里?
二、預習是自主學習的基本能力,也是自主學習的核心能力
能不能做好預習是考驗自主學習效果和能力的關鍵。為此,個人認為,預習應該是老師教學的一個“知識點”,要詳細引導學生學會預習。
1.要仔細閱讀。仔細閱讀是為了梳理本節(jié)知識要點的邏輯。教材表達通常都是十分簡潔扼要,重點突出,舉例十分典型,可謂是言簡意賅。因此,學生要詳細閱讀,不放過任何一句話,一個詞,甚至是一個標點。閱讀時要慢,思維時要快,跟著書本的節(jié)奏,由此,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2.要找到重點。對重點進行記憶和反復理解。把自己認為重點的概念、結論畫一畫、圈一圈。例如,《圖形的變換》里出現(xiàn)的內容,一是畫軸對稱圖形,另一個是找圖形的對稱軸,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反映一個圖形的特征,后者反映兩個圖形之間的關系。要掌握畫圖的方法,必須找到圖形中每個頂點的對稱點,確定頂點在對稱軸另一邊的相應位置,再把對稱點依次相連圍成的圖形就是原圖的軸對稱圖形。
3.要圈出疑難。數(shù)學是講究邏輯,講究證據(jù)的學科,每一步都有前后邏輯關系。不僅是知識點有疑難,就是理解也有疑難之處,遇到疑難之處就必須打通。比如,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是: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a+b>c)對這一定理不宜簡單的死記硬背,為此,增加一些感性的認識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因此,可以這樣給予解釋:如果兩邊之和小于第三邊(a+b
疑難的解決,不僅是預習該課時內容的一部分,也是復習舊內容、鞏固知識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培養(yǎng)拓展思維的一種方法。
4.要解答習題。課后習題“想想做做”“練一練”都是基礎性的題目,對學生鞏固該課時內容意義不小,應該是自主學習的基本檢閱,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算是真正基本做到了自主學習,才算是“有效學習”。
三、合作與反思
新課標把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作為常用教學手段,這也說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有重要關系。課堂上,還應該把時間交給學生,在預習之后,讓學生在合作中繼續(xù)自主學習。常見的分組教學,可以廣泛利用。先在小組內討論這節(jié)課的重點,形成共識,然后小組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每個小組分別選出一個代表性的問題,向其他組提問,同時回答其他組的提問。這樣讓學生在“問與答”中找出重點、難點,把握知識要點,梳理邏輯關系。
分組教學之后,老師利用較短的時間進行知識體系的驗證和梳理。學生則進行反思,做必要的摘錄和筆記。把重點知識摘錄下來,把代表性的題目記錄下來,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好準備。
數(shù)學家華羅庚,自學成才。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說明數(shù)學是一門能夠自學的學科。課堂之上,要學到數(shù)學知識,更要培養(yǎng)數(shù)學的思維;數(shù)學在課堂之上,更在課堂之外;數(shù)學要名師點撥,更要自主學習。理解數(shù)學掌握數(shù)學,不單是課堂上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課外的數(shù)學思維數(shù)學理念。只有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數(shù)學才能讓學生在年齡的增長中更加自覺、更有樂趣,也更輕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124407.html
相關閱讀:進入初三如何備考中考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