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大家在考試前,鞏固知識點,對所學的知識更好的掌握,為大家編輯了八年級語文上冊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注釋譯文編輯
字詞注解
以:因為。
對:回答。
短:身材矮小。
延:做動詞用,引進,迎接。
當:應該。
道:通“導”。
見:拜見。
將:將要。
使:出使。
左右:左右、近旁的人。這里指近侍。
謂……曰:對……說。
習辭者:熟悉言辭的人。 習,熟練;辭,言辭;者:......的人。
今:如今,現(xiàn)在。
方:將要。
欲:想,想要。
辱:侮辱,羞辱。
之:代詞,他(指晏子)。
何以也:用什么(辦法)呢?何以,即“以何”,用什么,憑什么。
對:回答,應對。
為其來也:當他到來的時候。為,相當于“于”。
請:懇求,請允許。
縛:捆綁。
而:表順承(或表承接),不譯。
何:什么。
何為者:做什么的人。
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罪。
盜:偷竊。
賜:賞賜,給予。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
詣:到...去
曷:同“何”,什么。
為:相當于“于”,當。
固:本來,果然。
善:擅長,善于。
避席:離開座位,表示鄭重。古代把席子鋪在地上坐,所以座位叫“席”。
之:這樣的事。代下面晏子說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枳:一種灌木類植物,果實小而苦。也叫“枸橘”,果實酸苦。
實:果實。
不同:不一樣。
所以然者何: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然,這樣。所以:(之所以)……的原因。
對曰:回答說。
得無:莫非。
耶:句末語氣詞,“嗎”。
圣人非所與熙也:圣人是不可以隨便戲弄的。此為判斷句。
圣人:品德極高尚的人。
熙:同“嬉”,戲弄。
反取病焉:反而自討沒趣了。病,辱。
古今異義
其實(其實味不同):古義:它們的果實。 今義:真實情況。
謂左右曰,左右,古義:近旁的人,這里指左右大臣。 今義:左右表方位,概數(shù)(如:600字左右)。
反取病焉,病,古義:辱。 今義:疾病,患病。
齊之習辭者也,習:古義:熟練 。今義:學習。辭:善于辭令。
何坐,坐:古義:犯....罪,今義:坐下,動詞。
延:古義:迎接:今義:延遲,表示拖延的意思。
表示拖延的意思。今方來,方:古義:將要,今義:方,一種形狀。
葉徒相似,徒:古義:只,今義:徒弟,學生。
通假字
“熙”通“嬉”,意思是:戲弄。
“曷”通“何”,意思是:什么。
白話譯文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五尺高的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人挨著人,肩并著肩,腳尖碰著腳跟,怎么能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為什么派你這樣一個人來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賢明的君主那兒,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兒,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國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手下的人說:“晏嬰是齊國的熟悉言辭的人,現(xiàn)在將要來了,我想羞辱他,用什么辦法呢?左右的人回答說:“在他來的時候,請允許我們綁一個人從大王您面前走過。大王問,‘這是什么國家的人?’(我們)回答說,‘是齊國人!笸跽f,‘他犯了什么罪?’我們說,‘犯了偷竊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給晏子酒,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問:“綁著的人是什么國家的人?”(近侍)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于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了,只是葉子的形狀相像,它們果實的味道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F(xiàn)在老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到了楚國就偷竊,莫非楚國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竊嗎?”楚王笑著說:“圣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人,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為大家推薦的八年級語文上冊輔導資料,大家仔細閱讀了嗎?希望大家在考試中都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318599.html
相關閱讀:2019年中考語文專項復習訓練: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