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浮力的全部公式大全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二物理浮力的全部】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二物理浮力章節(jié)的重要,其公式定理希望大家準確使用了。

  浮力公式

  公式推算

  假設有一正方體沉于水中,

  F浮=ρgh2*S-ρgh1*S(可適用于完全或稍微浸沒在水中)

  =ρgS*Δh

  =ρ液gV排(通用)

  =G排液

  當物體懸浮或漂浮時,F 浮=G物=m物g

  說明

  (1)h2為正方體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1為正方體上表面到水面距離,Δh為正方體之高。

  (2)“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F浮=ρ液gV排的公式推導:浮力=排開液體所受重力——F浮=G(物體所受重力)排液=m排液g =ρ液gV排所以有F浮+G=0

  (3)給出沉浮條件(實心物體,如果是空心物體,則下面公式中的密度表示物體的平均密度,即物體的總質量除以總體積得到的結果)

  對于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

  1.若F浮>G物,即ρ物<ρ液,物體上浮

  2.若F浮ρ液,物體下沉

  3.若F浮=G物,即ρ物=ρ液,物體懸浮

  4.ρ物>ρ液, 沉底,G物=F浮+F杯底對物的支持力(三力平衡)

  露排比公式

  如果漂浮(這是重要前提!),則:ρ物∶ρ液=V排∶V物。

  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變形公式

  1.(ρ液-ρ物)∶ρ液=V露∶V物

  2. ρ物∶(ρ液-ρ物)=V排∶V露

  證明:∵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

  四種公式

  示重差法(稱重法):F浮=G-F拉(空氣中重力減去彈簧測力計拉力)(用彈簧測力計)

  公式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漂浮法:F浮=G物(又叫平衡法)

  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1](上下壓力差)

  特例:當物體和容器底部緊密接觸時,即物體下部沒有液體。此時物體沒有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即F浮=0

  阿基米德原理

  物體浸在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重力等于物體浸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其實,當阿基米德發(fā)現了浮力原理,就是人類社會對其重視的開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44527.html

相關閱讀:初二物理試題之電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