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發(fā)展概況總結清單】以下是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發(fā)展概況知識點的學習。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發(fā)展概況
一、科學技術的進步
1.數(shù)學:①劉徽運用極限理論,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正確方法。②祖沖之精確算出圓周率是在3.15926—3.415927之間,比歐洲早近1000年;又著《綴術》等書。
2.農學:北朝賈思勰著《齊民要術》,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
3.地理學:①裴秀是中國古代杰出的地圖學家,繪制出《禹貢地域圖》,還提出了繪制地圖的原則。②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二、道教、佛教的傳播與反佛
1.道教的改造與發(fā)展:①東晉葛洪結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道教變成為封建統(tǒng)治服務的宗教,他寫的《抱樸子》在我國古代化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蕭梁時,陶弘景吸收佛教教義和封建等級觀念,豐富了道教教義,建立起道教的神仙體系。
2.佛教的盛行:名僧法顯的《佛國記》是研究中國與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重要史料。伴隨佛教而來的西域、印度文化,對我國文化產生了積極影響。
3.反佛與滅佛:①范縝在《神滅論》一文中,提出反佛思想。②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為鞏固統(tǒng)治,曾先后兩次滅佛。
三、承上啟下的文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53977.html
相關閱讀:七年級歷史復習提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