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第五節(jié)學習探究同步練習(含參考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以下是生物網(wǎng)為您推薦的七年級生物第五節(jié)學習探究同步練習(含參考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對您學習有所幫助。

七年級生物第五節(jié)學習探究同步練習(含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 科學探究說法正確的是( )

A.科學探究要研究的問題必須是研究者自己發(fā)現(xiàn)并提出的

B.科學探究的實驗結(jié)果就是所要探究問題的結(jié)論

C.只有符合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完成實驗、得出結(jié)論順序的研究才屬于科學探究

D.科學探究中,完成實驗是指通過觀察、具體實驗、調(diào)查等多種途徑來獲得事實和證據(jù)

2.生物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科學探究實驗是研究生物學惟一的有效方法

B.研究生物學的方法有多種,如實驗法、觀察法、調(diào)查法、分類法、比較法、文獻法等,要根據(jù)不同的研究對象、不同的研究問題選擇不同的研究方法

C.生物科學實驗,按實驗目的劃分可分為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

D.科學探究實驗是研究生物現(xiàn)象的重要方法

3.a.小民發(fā)現(xiàn)池水中有小白點在浮動,仔細看了很久;b.小民心想:這是生物嗎?c.于是,小民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標本,用顯微鏡觀看;d.通過觀察,小民發(fā)現(xiàn)小白點原來是草履蟲。

(1)以上敘述屬于提出問題的是( )。

(2)屬于實驗的是( )。

(3)以科學方法解決問題時,第一步是 ( )

A.假設 B.推論 C. 實驗 D.觀察

二、非選擇題

1._______是研究生物學問題的重要方 法。

2.探究的基本步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探究對學生學習生物沒有作用。( )

(2)在科學探究中,各個探究步驟的順序不能改變。( )

(3)只要經(jīng)過一次探究活動,得出的探究結(jié)果就是正確的,不需要經(jīng)過實驗反復論證。

(4)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 )

(5)科學探究通常開始于觀察。( )

(6)在科學探究中,實驗是驗證假設的基本途徑。( )

(7)當科學探究的結(jié)果與課本知識發(fā)生矛盾時,應以課本知識為準。( )

(8)科學探究中,一般 要設計對照實驗。( )

4.先在野外認真地觀察蚯蚓的爬行,根據(jù)你的觀察情況,提出你的假設,并設計一個實驗,探究蚯蚓是怎么爬行的?

(1)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

(2)提出假設:_____________

(3)設計實驗:

①制定計劃:_________________

②實施計劃: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

(5)把你探究的結(jié)論與其他同學交流一下。

5.閱讀資料,然后回答問題。

1928年夏季的一天,弗來明正 準備用顯微鏡觀察 培養(yǎng)皿中的細菌,突然他發(fā)現(xiàn)有一個培養(yǎng)皿中出現(xiàn)了綠色的 霉斑。使弗來明感到奇怪的是,在綠色霉斑的周圍,原來生長的細菌竟消失了。隨著綠色霉斑的擴大,培養(yǎng)皿中的細菌在減少。

(1)讀了上述一段文字,你產(chǎn)生了什么疑問?

(2)根據(jù)資料中的問題,提出假設。

(3)寫出實驗設計思路(類似于實驗設計,但不要求寫出具體的實驗操作和流程)。

6.請根據(jù)下列現(xiàn)象,提出問題并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現(xiàn)象:陽光下,水綿周圍有很多氣泡,將水綿托起來。

問題:_______。

假設:_______。

實驗設計:

第一步: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

7.分析下面的場景,是否包含科學探究的過程?

中考試開始了,a.小明翻開理綜科考卷,發(fā)現(xiàn)生物試題最簡易; b.仔細看,題目靈活又富有思考性;c.可能是老師希望建立學生對自然科學的信心;d.小明心想,我要是仔細做答應可以考得很 理想;e.小明很仔細做答;f.最后小明笑瞇瞇離開考場。

(1)以上屬于假設的是

(2)屬于實驗驗證步驟的是

(3)科學家為證實自己所提的假設,常以 為重要的支持依據(jù)。( )

A.觀察 B.假設 C.實驗 D.推斷

答案:

一、1.D 2.A 3.(1)b (2)c (3)D

二、1.科學探究

2.提出問題 提出假設 設計實驗 完成實驗 得出結(jié)論 與他人交流

3.(1) (2) (3) (4) (5) (6 ) (7) (8)

4.略

5.(1)綠色霉菌周圍,細菌為什么消失了?

(2)綠色的霉菌可能抑制細菌的生長或殺死細菌。

(3)在兩個 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一定量的細菌,在其中一個培養(yǎng)皿中接種霉菌,另一個不接種,作為對照。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過一段時間觀察,若接種霉菌的培養(yǎng)皿中細菌不能生存,說明假設成立,否 則假設不成立。

6.提示:這道題要求發(fā)揮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提出的問題越多越好,如水綿漂浮在水面上時產(chǎn)生氣體是氧氣嗎?水綿漂浮與光照有關系嗎?水綿漂浮與溫度有關系嗎?實驗設計要符合科 學研究的一般規(guī)律,中學階段要求學生會設計研究單一因素的實驗。這里只給出一例,供同學們思考:

問題:水綿能否在水面上漂浮,與光照有關系嗎?

假設:有陽光照射的時候,水面能夠漂浮在水面上;反之,則不能。

實驗設計:

第一步:將生長良好的水綿分成數(shù)量大致相等的兩份,分別放入兩個大小相等 的燒杯中。第二步:將一個大燒杯放在室內(nèi),能夠被陽光照射到的地方,將另一個燒杯放在另一個不透光的暗室里。兩個房間的大小、通風狀況、溫度等均相同,只是光照不同。

一天以后進行觀察,看到兩個燒杯中的水綿是否能夠漂浮在水面上。

7.(1)c d

(2)e

(3)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56495.html

相關閱讀:芬蘭研究發(fā)現(xiàn)西紅柿或助防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