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理念指引初中數學教學走出困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通過對新課程標準以及新教材的研究與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一、數學新教材的編排特點

  1.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構筑起點

  教科書提供了大量數學活動的線索,成為供所有學生從事數學學習的出發(fā)點,使學生在教科書所提供的學習情境中,通過探索與交流等活動,獲得必要的發(fā)展。

  2.為學生提供了生活中有趣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素材

  教科書中創(chuàng)設了豐富的問題情境,引用了許多真實生活中的事例,并提供了眾多有趣而富有數學含義的問題,有助于展現數學與現實及其他學科的聯系,突出實際生活“數學化”的過程。

  3.為學生提供了探索、交流與合作的時間與空間

  教科書在提供學習素材的基礎之上,還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活動經驗,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與交流的機會。

  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設立了“做一做”、“試一試”等欄目,以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識,包括歸納法則與方法、描述概念等。同時,章后的回顧與思考、總復習也以問題的形式出現,以幫助學生通過思考與交流,理順所學的知識,形成適應個性認知特點的知識結構。

  4.重視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滿足不同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教科書對所有新知識的學習都以對相關問題情境的研究作為開始,它們是學生了解與學習這些知識的有效切入點。隨后,通過對一個個問題的研討,逐步展開相應內容的學習,讓學生經歷真正的“做數學”、“用數學”的過程。

  “讀一讀”欄目提供了有關數學史料或背景知識的介紹、數學在現實世界和科學技術中的應用實例、有趣的或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討論、有關數學知識延伸的介紹,目的在于給這些學生以更多了解數學、研究數學的機會。有些“做一做”、“試一試”則僅僅是面向特殊數學學習需求的學生,不要求全體學生都嘗試都去完成它們。

  二、新課程的具體實踐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發(fā)揚教學民主,成為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與實踐;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要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盡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益。

  1.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根據初一學生的身心特點,本學期的教學結合具體的數學內容采用了“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fā)展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和信心。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95617.html

相關閱讀:初中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