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學年七年級上冊生物期中測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這學期的努力成果就看期中考試的成績了,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在期中考試來臨之際,各位初一的同學們,下文為大家整理了一份七年級上冊生物期中測試題,希望可以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一、單項選擇題:(共60分)

1.人出汗、含羞草的葉子被碰后會合攏,這說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排泄、呼吸 B.呼吸、生長 C.排泄、繁殖 D.排泄、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2.下列生物不是按生活環(huán)境劃分的一組是( )

A.魚和鯨 B.貓頭鷹和蝙蝠 C.狗和水草 D.魚和水草

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間的( )

A、捕食關系 B、合作關系 C、競爭關系 D、寄生關系

4.下列能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的是( )

A.地球及生物 B.湖泊中所有生物 C.地球上所有的人類 D. 森林中的所有的樹木

5.下列哪項不是影響生活在河中的鯽魚的生物因素( )

A.河中的水 B.河中的小蝦 C.河中同種的魚 D.河中不同種的魚

6. 在進行科學探究的實驗設計時,一般要( )

A.設置對照實驗,設計單一實驗變量 B.設計單一實驗變量,其他因素不加控制

C.認真做好實驗記錄,并全部用圖表表示出來D.設計幾十組實驗,同時進行觀察記錄

7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中,山寺桃花遲開的主要原因是:( )

A.山上的氣溫比山下的氣溫低 B.山上的陽光充足和山風大

C.山上的氣溫比山下的氣溫高 D.山寺的桃花沒有得到好的管理

8. 青島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有著豐富的藻類植物資源,海灣淺水處長綠藻,稍深處長褐藻,再深處長紅藻。藻類植物的這種分布主要受哪種因素的影響?( )

A.陽光 B.溫度 C.氣體 D.鹽度

9.生態(tài)平衡是指生態(tài)系統中各種生物的( )

A.數量不改變 B.比例不改變 C.數量和所占比例相對平衡 D.數量暫時平衡

10.生態(tài)系統中的生產者主要是指( )

A.進行生產創(chuàng)造的人類 B.能分解動植物遺體,在物質循環(huán)中起作用的細菌、真菌等

C.以捕捉其他生物為食的動物 D.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機物的植物

11.下 列哪一生態(tài)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 )

A.濕地生態(tài)系統 B.草原生態(tài)系統 C.森林生態(tài)系統 D.湖泊生態(tài)系統

12.小明在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一個d字,請問透明紙上寫的是( )

A.d B.b C.q D.p

13.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顯微鏡的目鏡有5?和10?兩種,物鏡有10?和40?兩種,下列組合中觀察到細胞數目最少的是( )

A.目鏡5?,物鏡10? B.目鏡10?,物鏡10?

C. 目鏡5?,物鏡40? D.目鏡10?,物鏡40?

14.對光時,應選擇( )A.小光圈 B.大光圈 C.高倍物鏡 D.最小焦距

15.在觀察臨時裝片時,如在視野中看到中央 發(fā)亮、周 邊黑暗的圓圈,該圓圈可能是( )

A.污物 B.細胞 C.氣泡 D.墨水

16.細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 A.水 B.糖類 C.無機鹽 D.蛋白質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的物質都能穿過細胞膜 B.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C.細胞中的物質都是自己制造的 D.細胞中的物質分有機物和無機鹽兩大類

18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一般是①染色 ②撕取實驗材料 ③擦拭載蓋玻片 ④蓋蓋玻片 ⑤在載玻片中央滴清水 ⑥將實驗材料置 于水滴中展開,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②①③⑤⑥ C.③②⑤④⑥① D.③⑤②⑥④①

22.顯微鏡視野中,發(fā)現物像位于右下方,要想使物像移至視野中央,應將玻片標本移向(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23. 細胞分裂、細胞生長、細胞分化的結果分別是 ( )

A.細胞數目增多、體積增大、形成組織 B.細胞體積增大、數目增多、形成組織

C.細胞數目減少 、體積增大、形成器官 D.細胞體積減少、數目增多、形成系統

24.在 藻類水蚤小魚大魚這一食物鏈中,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是( )

A.藻類 B.水蚤 C.小魚 D.大魚

25. 櫻桃素有開春第一果之稱,吃起來酸甜可口。這些酸甜物質主要存在于櫻桃細胞的( )中。 A.細胞核 B.液泡 C.線粒體 D.葉綠體

26. 動物體和植物體雖然形態(tài)、結構上各不相同,但它們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都是( )A.細胞 B.組織 C.器官D.系統

27、下列有關動物體結構層次的排列中,按從大到小排列的是:( )

A.細胞組織器官動物體 B.細胞器官組織系統動 物體

C.動物體系統器官組織細胞 D.動物體組織器官細胞系統

28. 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態(tài)系統無論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的

B.一個生態(tài)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

C.沒有分解者,生態(tài)系統中的各食物鏈均不完整

D.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

29、在進行科學研究時,不能作為相 互對照的一組實驗的是:( )

A、甲組有光,乙組有水 B、甲組有光,乙組無光

C、甲組干燥,乙組濕潤 D、甲組有空氣,乙組無空氣

30、某生態(tài)系統中四種生物所占數量關系如圖。假設這四種生物能構成一條食物鏈,在一段時間內如果甲的數量增加,則可能引起( )

A.乙和丙數量增加 B.丙和丁數量減少

C.乙、丙和丁數量減少 D.乙和丁數量增加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鯨是哺乳動物,但它的體型卻像魚,四肢變?yōu)轹挔,說明生物能 ______環(huán)境;茂密的森林中, 空氣遠比喧鬧的城市清潔、新鮮、濕潤,這說明生物能_____ 環(huán)境。

32.如圖為生態(tài)系統各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細菌和真菌在生態(tài)系統中的地位是 。該生態(tài)系統中消費者是 。如果人們大量捕殺鳥,使鳥的的數量減少,則蟲的數量會 。植物、鳥、蟲三者中,數目最多的是 。

33.如圖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 胞臨時裝片的兩個操作步驟,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甲往裝片上滴加的液體是,

滴加該液體的目的是 。

(2)圖中乙往裝片上滴加的液體是,

滴加該液體的目的是 。 甲 乙

(3)制作裝片前,先將口漱凈的目的是。

34.圖為兩種不同類型的生物細胞模式圖,請分析回答:

(1)甲、乙兩種細胞在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甲

細胞不具有[ D ] 、[ E ] 、

[ F ] 。

(2)若將細胞乙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一般不容

易看到的結構是圖中的[ A ] 。 甲 乙

(3)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兩種細胞在形態(tài)

結構上有較大的差別,你認為它們的差別主要是由

[ B ] 決定的?

35. 指出圖中所示的人體內的二種細胞的名

稱以及由它們參與構成的組織名稱:

A為 細胞,參與構成的組織為;

B為 細胞,參與構成的組織為;

36.小明制作了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情況如下圖,請據圖回答:

(1)據圖可知,他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是___________圖。

(2)這兩種細胞中都有的能量轉換器是________。A圖中出現氣泡,可能是哪個步驟操作不規(guī)范 引起的?____________。

(3)為了更清楚地看到B圖中細胞的結構,他應該轉動C圖顯微鏡中的標號 所示結構,使____________(填低倍或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希望這篇七年級上冊生物期中測試題,可以幫助更好的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35362.html

相關閱讀:2014七年級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試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