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實驗計劃之觀察小腸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七年級計劃之觀察小腸】,小腸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門與胃相通,下端通過闌門與大腸相連。小腸與心互為表里。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盤曲于腹腔內(nèi),上連胃幽門,下接盲腸。

  一、實驗準備

 。ㄒ唬┎牧

  活雞一只(雛雞或成雞均可,也可用兔等代替)。

  (二)用具

  解剖刀,解剖鑷,大剪,線,培養(yǎng)皿(或表面皿)。

 。ㄈ┧幤

  質(zhì)量分數(shù)為0.9%的氯化鈉溶液。

 。ㄋ模﹥x器

  放大鏡,實體鏡或顯微鏡。

  二、方法步驟

  (一)操作

  用刀切斷雞的頸動脈,放血至死。然后,從雞的胸骨下緣剪開腹壁約12cm,在小腸上任選10cm長的腸段(一般以與胃相連的十二指腸為好),兩端分別用線做雙結(jié)扎,并在雙結(jié)扎中間剪斷腸段,從體內(nèi)取出(把兩線頭留在腹內(nèi),避免腹腔污染),用鑷子把腸段放入盛有質(zhì)量分數(shù)為0.9%的氯化鈉溶液的培養(yǎng)皿內(nèi),清洗腸段的外表面,然后換干凈的氯化鈉溶液;再縱向剖開小腸,清洗小腸的內(nèi)表面。最后,用干凈的氯化鈉溶液將洗凈的腸段浸泡起來備用。

  (二)觀察

  1.用眼觀察

  將小腸的內(nèi)表面向上放人培養(yǎng)皿內(nèi) 初一,用眼觀察,可以看見一層帶血絲的絨狀結(jié)構(gòu),而沿著腸段的縱、橫斷面邊緣,則可見無數(shù)個小細毛狀的突起,這種突起就是小腸絨毛。

  2.用放大鏡等觀察

  用放大鏡觀察小腸絨毛,如果還覺著不清晰,則可將腸段放在實體鏡或低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就能較清晰地看到小腸絨毛。如果沿著腸段的縱橫斷面的邊緣仔細觀察,則能看到各個分散的小腸絨毛。

  (三)應(yīng)注意的問題

  1.從雞腹腔內(nèi)取腸段時,應(yīng)兩端都用線結(jié)扎后再剪斷,以免污染。

  2.腸段內(nèi)、外表面都應(yīng)在生理鹽水中沖洗干凈。

 。ㄋ模┏晒Φ年P(guān)鍵

  1.要取與胃相連的十二指腸的腸段進行觀察,因為這一腸段的小腸絨毛結(jié)構(gòu)最為明顯。

  2.注意觀察小腸段的縱、橫斷面的邊緣部分,因這一部分的小腸絨毛能分散地隨生理鹽水的漂動而晃動,所以觀察時較為清晰。

  三、教學建議

 。ㄒ唬┙M織教學

  本實驗可作為學生的課堂實驗。教師取10cm長的新鮮腸段,剪成10個小段分發(fā)給各組學生進行觀察。

 。ǘ⿲嶒炞鳂I(yè)

  小腸絨毛具有什么作用?

  總結(jié):緊張性收縮是小腸其它運動形式的基礎(chǔ),當小腸緊張性降低時,腸壁給予小腸內(nèi)容物的壓力小,食糜與消化液混合不充分,食糜的推進也慢。反之,當小腸緊張性升高時,食糜與消化液混合充分而加快,食糜的推進也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81813.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中生物實驗: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