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 化學實驗手段的現代化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化學實驗手段是制約化學科學研究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在19世紀化學實驗手段已經有了相當的水平,但這些儀器和設備的質量還不高,種類還不夠齊全,精度也不夠靈敏和準確。為克服這些不足,人們在對原有的化學實驗手段加以改進的同時,積極吸收現代各種科學技術的新成果,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了一大批現代化的實驗儀器和設備。
在18-19世紀,天平曾是使化學實驗定量化的重要實驗手段,借助于天平,人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實驗成果。但當時的天平還比較粗糙,靈敏度一般只能達到0.1克-0.01克左右。為了滿足現代化學科學研究的需要,人們對天平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制造了一些靈敏度更高、操作更方便的天平,F代化學的許多重大突破都與化學實驗手段的改進、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緊密相關。1919年J.J.湯姆生的助手阿斯頓(F.W.Aston,1877-1945)改進了磁分離器,制成了第一臺質譜儀,從而把人類研究微觀粒子的手段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為表彰阿斯頓的卓越貢獻,他于1922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現代化學實驗使用了很多靈敏、精確和快速的實驗手段,表現出儀器化的特點,紅外光譜、核磁共振、順磁共振和質譜等實驗手段已被廣泛使用。運用這些實驗手段,能夠更精確地進行化學定量檢測,達到微(10-6)米、納(10-9)米、甚至皮(10-12)米數量級,從而大大促進了化學實驗手段的精密化。
近30年來,計算機在化學實驗中得到了卓有成效的應用,正逐步成為重要的化學實驗手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657254.html

相關閱讀:中考化學知識點輔導:物質的顏色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