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伯陽(約100~約170),中國東漢后期的著名煉丹家。會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縣)人。他是公認為留有遺作的最早的煉丹家。后人稱他為云牙子。他出身于封建社會的上層家庭,喜歡神仙道術。他著有《周易參同契》,是世界上最古的煉丹術理論性著作,對中國的煉丹術有重大的影響。書中記錄當時煉丹所使用的化學藥品,如汞、硫黃、鉛、胡粉(即堿式碳酸鉛)、砂(即氯化銨)、銅、金、云母、丹砂(即硫化汞)等。還可看出,他在煉丹過程中已掌握不少化學知識。例如,他認識到下列的化學事實:
①水銀容易蒸發(fā),并容易與硫黃化合!吨芤讌⑼酢分休d有“河上姹女,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埃塵……將欲制之,黃芽為根”(“河上姹女”指汞、“黃芽”指硫黃)。這幾句話表示出下列反應:Hg+S─→HgS另有一種解釋:“黃芽”為鉛,產物為鉛汞齊。
②堿式碳酸鉛能被炭還原成鉛。《周易參同契》中載有“胡粉投火中,色壞還為鉛”。
③黃金很不容易氧化!吨芤讌⑼酢分杏小敖鹑胗诿突穑粖Z精光”。
④幾種物質起化學變化時的比例很重要,否則反應操作會失敗。《周易參同契》中有“分劑參差,失其紀綱”。
⑤當時的煉丹術已使用升華方法!吨芤讌⑼酢分杏小暗ざΩ琛薄5ざ褪菬挼に玫亩t,它是升華過程的重要工具。
參考書目陳國符著:《道藏源流考》,中華書局,北京,196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657303.html
相關閱讀:中考化學復習考前必看:重點知識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