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
第一節(jié) 油脂
一。內容與解析
內容: 油脂氫化、水解的基本原理;結構決定性質原理的應用
解析:本節(jié)內容油脂屬于酯類,屬于讓學生了解的內容,學生在前面已學過的酯的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聯(lián)系實際、觀察實驗現(xiàn)象及主動探索結構與性質的關系,了解油脂是人體的重要營養(yǎng)物質、油脂的性質、肥皂的工業(yè)制法、肥皂的去污原理等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目標與解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組成和結構 . 3、 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油脂知識與其結構聯(lián)系起,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4、 使學生理解油脂的化學性質——水解反應 5、 常識性介紹肥皂、合成洗滌劑與人體健康等知識.
解析:了解就是要知道油脂的組成和結構特點,了解油脂和一般酯化反應生成的酯的區(qū)別。掌握就是要會書寫油脂的氫化和水解反應方程式。
三。問題診斷分析
在學習本節(jié)內容時學生會因為油脂的結構比較復雜,不會判斷它的化學
質,致使書寫方程式出現(xiàn)錯誤。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多練。
四。教學支持條
部分內容采用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前預習
1.甲酸具有下列性質:①揮發(fā)性 ②酸性 ③比碳酸的酸性強 ④還原性 ⑤能發(fā)生酯化反應
下列各實驗中,分別填出表現(xiàn)甲酸相應性質的編號:
(1)在碳酸鈉溶液中加入甲酸有氣體放出,說明甲酸具有 ;
(2)在甲酸鈉晶體中加入濃磷酸,加熱后放出能使?jié)駶櫵{色石蕊試紙變紅的氣體,說明甲酸具有 ;
(3)與乙醇、濃硫酸混和后共熱,能聞到一種香味,說明甲酸具有 __ ;
(4)在甲酸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銅,能看到溶液變藍色,說明甲酸具有 ;
(5)在新制氫氧化銅中加入甲酸溶液,加熱看到有紅色沉淀生成,說明甲酸具有 。
2.在苯酚、苯甲酸的乙醚溶液中,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靜置分層,在水層中含有 。再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靜置分層,用分液漏斗分液,醚層中含有 。在分離出的水層中加入鹽酸酸化,并加熱蒸發(fā),得到的白色晶體是 。
3.實驗室里制、黉逡彝 ②乙酸③乙酸乙酯都可用下圖中的發(fā)生裝置:
(1)收集 時,使用甲裝置;(2)收集 時,使用乙裝置;(3)收集 時,使用丙裝置
4.油脂是 和 的統(tǒng)稱。從化學成分上看,它們都屬于 。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條下發(fā)生的水解反應在工業(yè)上主要制取 ________和 ___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硬脂酸甘油酯在堿性條下進行的水解反應在工業(yè)上主要制取 和 ,所以這個反應也稱為________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液態(tài)油在催化劑存在下加熱、加壓可以跟氫氣發(fā)生 反應,這個反應叫做油脂的 ,也叫油脂的 ,這樣制得的油脂叫做 ,通常又叫做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③ (2)①② (3)⑤ (4)② (5)④ 2. 苯酚鈉、苯甲酸鈉 苯酚 氯化鈉與苯甲酸的混和物 3. (1)③ (2)② (3)①
4. 脂肪 油 酯類 硬脂酸 甘油 硬脂酸鈉(肥皂) 甘油 皂化
5. 加成 氫化 硬化 人造脂肪硬化油
二.知識講解
肥皂與合成洗滌劑的比較
(1)制造肥皂需要消耗大量油脂,但是油脂是可以再生的;制造合成洗滌劑以石油化工產品為原料,可以節(jié)省食用油脂,但是石油資是有限的。
(2)肥皂在自然界能被微生物分解,不會積累污染水。有些合成洗滌劑很穩(wěn)定,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能積累而污染水。近年用直鏈烴基代替洗滌劑分子中的支鏈烴基,而具有直鏈烴基的洗滌劑是能被微生物所分解的。
(3)肥皂在硬水中使用時能跟Ca2+和g2+形成不溶于水的鈣鹽和鎂鹽,浪費了部分肥皂。合成洗滌劑跟Ca2+和g2+不能形成不溶性鹽,所以,它可以有效地在硬水中使用。
(4)肥皂經長時間儲存容易變質,合成洗滌劑不易變質。
三、堂釋疑
四、案例解釋
例1:生物體內氧化所產生的代謝水的質量,不同的物質有所不同,最高者每氧化1g該物質可產生1.07mL水。駱駝體內貯存有大量該物質,故30多天不喝水也能照;顒,該物質是
A.蛋白質 B.脂肪 C.葡萄糖 D.肝糖元
【解析】生物氧化有機物生成的水,是由有機物中脫下的氫與氧結合而成。因此,相同質量的有機物氧化生成的水的多少,與該有機物含氫元素的量有關,氫元素含量比例越高,有機物氧化后生成的水越多。比較蛋白質(以甘氨酸:NH2CH2COOH為例)、脂肪(以硬酯酸甘油酯:C57H110O6為例)和葡萄糖及肝糖元(均以葡萄糖C6H12O6為例)中氫元素的含量,可以推測脂肪中氫元素的含量最高。所以,氧化上述相同質量的四種物質,脂肪被氧化后生成的水最多。
【答案】B
例2:可以判斷油脂皂化反應基本完成的現(xiàn)象是
A.反應液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B.反應液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
C.反應后靜置,反應液分為二層 D.反應后靜置,反應液不分層
【解析】油脂跟NaOH溶液未反應前分層,發(fā)生完全皂化反應后,生成高級脂肪酸鈉鹽、甘油和水的混合物,不會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故C錯。高級脂肪酸鈉為強堿弱酸鹽,水解呈堿性,即皂化反應前后反應液均呈堿性,不能依據石蕊試紙變藍判斷反應是否完成。故A、B錯誤。
【答案】D
【鞏固訓練】
方法總結
酯和油脂的區(qū)別
酯是酸和醇脫水結合生成的一類有機物,生成酯的酸可以是有機羧酸,也可以是無機含氧酸。有機羧酸生成的酯可簡單地用通式表示為R1COOR。油脂在化學成分上屬于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屬于酯的一類。常用通式 表示。動物油脂常呈固態(tài),叫脂肪,植物油脂多呈液體,叫油。
(1)若油脂中的R1、R2、R3不同,叫混甘油酯,不能認為它一定是混合物。
(2)油脂中的油與石油中提煉出的燃料“油”屬于完全不同的兩類物質,前者屬酯,后者屬不同的烴。
六。目標檢測
《優(yōu)化設計》P61—63 1—4題
七。配餐作業(yè)
《優(yōu)化設計》P105 1-9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38449.html
相關閱讀:[教學設計]選修1 第一章 第二節(jié) 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