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的性質(zhì)和應用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課題15學案:醇的性質(zhì)與應用(P66-71)
【認識】醇與酚:
1.羥基(—OH)與烴基或苯環(huán)側鏈上的碳原子相連的化合物稱為 1。
2.羥基(—OH)與苯環(huán)直接相連的化合 物稱為 2。
【思考問題一】知道乙醇的分子式?結構式?官能團?結構簡式(2種)?乙醇的核磁共振譜圖顯示分子中氫原子的種數(shù)?

【思考問題二】課本P67活動與探究中:乙醇、水、乙醚分別與 水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分析?乙醇中羥基上的氫與烷基上的氫活潑性的不同?

【思考 問題三】課本P68中乙醇與氫鹵酸的反應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分析?


【思考問題四】課本P69中乙醇的脫水反應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分析?

一、乙醇的結構
二、乙醇的化學性質(zhì)
1.取代反應
(1)、乙醇與鈉反應: 3

(2)、乙醇的酯化反應:
4
注意:①酯化反應本質(zhì)取代反應,該反應為 5 反應
②濃硫酸的作用: 6。
③斷鍵規(guī)律: 7。
(3)與氫鹵酸的反應:
8
說明:該反應與鹵代烴的水解反應是相互競爭的關系 ,堿性時易于鹵代烴與水的水解反應,酸性時易于醇與HX的取代。
(4)分子間脫水反應
9
結論:①醇分子間脫水得到 10 。
   ②可以是相同的醇,也可以是不相同的醇。
2.消去反應
小結:醇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的條件: 11
3、氧化反應
(1)燃燒反應:CH3CH2OH + 3O2 2CO2 + 3H2O
(2)催化氧化:


12
(3) 強氧化劑(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或酸性重鉻酸鉀氧化)
小結:催化氧化反應機理:
①連有 羥基的碳原子上必須有氫原子;
②連有羥基的碳原子上有2個H被氧化為 13 ;
③連有羥基的碳原子上有1H被氧化為 14;
④連有羥基的碳原子上沒有H不能被氧化。
三、醇類
1.醇的含義:烴分子中飽和碳原子上的氫原子被羥基取代形成的化合物稱為醇
如:烯醇(-C=C-OH)不穩(wěn)定
2.醇的分類:(按不同的分類標準)
如:乙二醇 15 丙三醇(甘油) 16

3.飽和一元醇的通式: 17 飽和二元醇的通式: 18

4、化學性質(zhì):(最好用“通式”表示)
⑴與金屬鈉反應: 19
⑵與HX反應: 20
⑶燃燒: CxHyOz + (x+y/4 - z/2)O2 xCO2 + y/2H2O
⑷催化氧化:

21
⑸消去反應:
22
例:化學式為C7H8O,分子中含有苯環(huán)和羥基,寫出其可能的結構簡式?
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64974.html

相關閱讀:[教學設計]第一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