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屆高三化學暑期自測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3年高三化學自測練習暑期系列(2)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O-16, Na-23, Al-27, S-32
一、
1.下列現(xiàn)象或應用中,不能用膠體知識解釋的是(  )

A.清晨,在茂密的樹林,常?梢钥吹綇闹θ~間透過的一道道光柱
B.電影放映時的丁達爾效應
C.腎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進行治療
D.在飽和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2.能影響水的電離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 c(OH-)的操作是( )
A.向水中投入一小塊金屬鈉 B.將純水加熱煮沸
C.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D.向水中加食鹽晶體
3.歸納是一種由特殊(個別)到一般的概括,但是歸納出的規(guī)律也要經(jīng)過實踐檢驗才能決定其是否正確。下面幾位同學自己總結出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
A.不是所有醇都能被氧化成醛,但所有含碳原子大于2的醇都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B.標準狀況下,0.5olN2和0.5olO2的混合氣體所占的體積約為22.4L
C.原子晶體熔點不一定比金屬晶體高,分子晶體熔點不一定比金屬晶體低
D.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的,必須看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總能量的大小
4.四支試管分別充滿O2、NO2、Cl2、NH3四種氣體,把它們分別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種流體的水槽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如下圖所示,其中充滿Cl2的試管是( )

A B C D
5.中學階級介紹的應用電解法制備的物質(zhì)主要有三種:一是鋁的工業(yè)制備、二是氯堿工業(yè)、三是金屬鈉的制備。下列關于這三個工業(yè)生產(chǎn)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電解法制金屬鈉時,負極反應式:Na++e-=Na,3
B.電解法生產(chǎn)鋁時,需對鋁土礦進行提純,在提純過程中應用了氧化鋁或氫氧化鋁的兩性
C.在氯堿工業(yè)中,電解池中的陰極產(chǎn)生的是 H2 , NaOH 在陽極附近產(chǎn)生
D.氯堿工業(yè)和金屬鈉的冶煉都用到了NaCl ,在電解時它們的陰極都是 C1一失電子

6.下圖是鋁熱反應(2Al+Fe2O3高溫Al2O3 +2Fe)的實驗裝置,有關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a(chǎn) 為鎂條
B.b為氧化鐵與鋁粉混合物
C.2ol氧化劑參與反應則電子轉(zhuǎn)移6NA個電子
D.還原劑與氧化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
7.如圖所示為一恒壓容器。在恒定溫度下,將1olN2和3olH2混合后由A 口快速充入封閉容器,反應N2+3H2 2NH3在t1時刻達到平衡,t2時刻再從A口快速充入一定量NH3,封閉A,t3重新達平衡至t4。在0→t4時間內(nèi)混合氣中NH3的體積分數(shù)(縱坐標)隨時間(橫坐標)變化的曲線正確的是( )

8.實驗臺上有貼有標簽的酚酞試液、滴管和若干試管,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做鑒別失去標簽的NaOH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用三支試管分別裝)的實驗,若規(guī)定用滴管取一次液滴加到另一種溶液(滴一次)算操作一步。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
A.甲認為操作合理最少要三步可完成實驗
B.乙認為操作合理最少要兩步可完成實驗
C.丙認為操作合理最多要三步可完成實驗
D.丁認為操作合理最多要兩步可完成實驗
二、非
9.(15分)下圖中B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E是一種新型的清潔能,H、G是正四面體結構的非極性分子,H是一種重要的能,J是一種耐高溫材料, K是生理鹽水主要成分(圖中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沒有列出)。

請按要求回答:
⑴ 寫出B在周期表的位置第_____周期_____族,G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
⑵ 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反應②進行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5分)如下圖為合成某物質(zhì)的裝置圖.實驗時:①將D中燒瓶取下,打開活塞a、b,將分液漏斗中蒸餾水(足量)逐滴滴下;②當彎管c有純凈氣體冒出時,在尖嘴處點燃氣體,然后迅速將燒瓶D按裝置圖裝好,并塞緊橡皮塞,關閉活塞a,點燃酒精燈.

回答:
(1)裝置A、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的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燒瓶塞緊后將看到哪些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中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5分) 現(xiàn)有A、B、C、D、E五種強,它們在水中可電離產(chǎn)生下列離子(各種離子不重復)。
陽離子H+、Na+、A13+、Ag+、Ba2+
陰離子OH—、C1—、CO32—、NO3—、SO42-
已知:①A、B兩溶液呈堿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與E溶液反應既有氣體又有沉淀產(chǎn)生;A溶液與C溶液反應只有氣體產(chǎn)生(沉淀包括微溶物,下同)。
③D溶液與另外四種溶液反應都能產(chǎn)生沉淀;C只能與D反應產(chǎn)生沉淀。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D為_________________
(2)將C溶液逐滴加入等體積、等物質(zhì)量的濃度的A溶液中,反應后溶液中各種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E溶液與過量的B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NaOH(aq)+HNO3(aq)=NaNO¬3(aq)+H2O(1);△H=-a•ol-1。請寫出B與C的稀溶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100L0.1ol•L-1E溶液中,逐滴加入35L2ol•L-1NaOH溶液,最終得到沉淀物質(zhì)的量為_____。
12.(15分)有機物A可以通過不同的反應得到下列物質(zhì):

(1)A的結構簡式是  _________ 
(2)寫出由A制取B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A制取E兩種物質(zhì)的有機反應類型: _______________;
A與 ____________(填寫化學式)反應生成D。
(4)有機物C中共面的碳原子最多是_____個。
(5)芳香族化合物F是A的同分異構體,1olF可以和3ol 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F苯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種。寫出F兩種可能的結構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解析】主要本插圖為素材落實膠體的性質(zhì)——丁達爾效應。A取材圖 2-7 樹林中的丁達爾效應;B取材圖 2-8 電影放映時的丁達爾效應;C考查半透膜與膠體方面化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非常密切。血透機中的透析膜模擬是生物膜具有的特點,即選擇性透過,是一種半透膜。D取材于圖 2-6 光束通過溶液和膠體時的現(xiàn)象,丁達爾效應就是有一條明顯的光路,而D中沒有,則不為膠體。
2.C【解析】向水中通入CO2氣體,CO2與水反應生成H2CO3,H2CO3發(fā)生電離生成H+和HCO3-,c(H+)增大,水的電離平衡同左移動,且c(H+)> c(OH-)。
3.A【解析】醇發(fā)生消去反應的條件是與羥基相聯(lián)的碳原子相鄰的碳上至少有一個氫原子。
4.C【解析】A是充滿, NH3極易溶解水;B是NO2:3NO2+H2O=2HNO3+ NO 上升2/3; Cl2微溶解水,在飽和食鹽水中溶解更小上升一部分,則為C; O2難溶解水,上升一微小部分,為D.
5.B【解析】考查中學階級介紹的應用電解法制備的物質(zhì)工業(yè)生產(chǎn)。A中,只有陰陽極,沒有正負極,其陰極反應為:Na++e-=Na,C中NaOH是因為陰極附近水被電解留下OH-而產(chǎn)生的,D中在電解時它們的陽極都是 C1一失電子。
6.A【解析】本題考查本演示實驗和基本概念。鋁熱反應實驗裝置從上到下依次為鎂條、KClO3、氧化鐵與鋁粉混合物。鋁熱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置換反應,鐵元素的化合價下降做氧化劑,而還原劑Al,氧化產(chǎn)物 Fe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
7.C【解析】據(jù)題意,容器為恒壓容器,反應前1olN2和3olH2混合,反應后也是在原的基礎加入氨氣的一瞬間,其體積分數(shù)增大,隨著反應達到新平衡,與原體系等效,最終體積分數(shù)不變,選C。
8.B【解析】利用酸堿指示劑酚酞試液顏色變化對實驗創(chuàng)新考查。將三支試管分別編號為A、B、C,若將酚酞滴入試管A中顯紅色,再滴入B中液體后紅色消失,則A、B、C分別為NaOH、H2SO4和NaCl,此操作共兩步,若將酚酞滴入A試管后不顯紅色,再滴入B中溶液(少量)后又顯紅色,則A、B、C分別為NaCl、NaOH、H2SO4,此操作共兩步;若將酚酞滴入A試管中不顯紅色,再滴入B中溶液至過量也不顯紅色,則C為NaOH,再將酚酞滴入A試管中,此時不顯紅色,再滴加NaOH溶液,若開始就顯紅色,由A 為NaCl,若過量后才顯紅色,則A為H2SO4,此操作共四步。
二、非選擇題
9.⑴ 三 ⅢA (2分,兩空全對才給分) (3分)
⑵Al3+ + 3AlO2— + 6H2O = 4Al(OH)3↓(3分)
⑶ 光照(2分), 過量Cl2 (2分)
⑷ Al2O3 +2NaOH== 2 NaAlO2 + H2O (3分)
【解析】本題的突破口是K是生理鹽水主要成分為NaCl。正四面體結構的氣體H,該氣體又是重要的能,H為甲烷氣體,再有K與氯氣反應又能生成正四面體結構的G,G為四氯化碳。甲烷與氯氣A為氯化氫。J為耐高溫材料,本涉及到有gO、Al2O3,再從題給信息,B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推斷K中所含金屬元素為Al, B為金屬鋁。不難推出與B為NaOH 。由此可見,利用突破口是解框圖題的關鍵。
10.(1)將分液漏斗中的水逐滴滴下時,A中的氣體會將B中的鹽酸壓入C中,與鋅接觸,生成氫氣(3分)
(2)Zn+2HCl=ZnCl2+H2↑ (3分)
(3)尖嘴處淡藍色火焰 (2分)
(4)N2+3H2 2NH3 (3分)
(5)溶液由無色變紅色(2分) NH3+H2O NH3•H2O NH4++OH- (3分)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實驗基本操作和合成氨原理,以及氨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質(zhì)。題目設計巧妙,富有創(chuàng)意。據(jù)題意,將分液漏斗中的水逐滴滴下時,A中的氣體會將B中的鹽酸壓入C中,與鋅接觸,生成氫氣,故當點燃彎管c處的純凈氣體時,就是氫氣燃燒,迅速將燒瓶D按上時,燒瓶內(nèi)的氧氣消耗凈后,燃燒停止,混合氣體為氮氣和氫氣的混合物,當其通過E裝置時,在鐵催化劑作用下,其會發(fā)生合成氨的反應,F(xiàn)中的溶液呈現(xiàn)堿性而變紅。
11.(1)AgNO3(3分)
(2)c(Na+)>c(C1-)>c(HCO3-)>c(OH-)>c(H+)>(CO¬32-)
或c(Na+)>c(C1-)>c(HCO3-)>c(OH-)>c(H+)(3分)
(3)2A13++3SO2-4+3Ba2++8OH=2A1O2-+3BaSO4↓+4H2O(3分)
(4)OH-(a+q)+H+(aq)=H2O(1);△H=-a /ol(3分)
或(a)1/2Ba(OH)2(aq)+2HC1(aq)=1/2BaC12(aq)+H2O;△H=a /ol
或Ba(OH)2(aq)+2HC1(aq)=BaC12(aq)+H2O;△H=-2a /ol(物質(zhì)聚集狀態(tài)、反應熱任一方面錯都不給分)
(5)0.01ol (3分)
【解析】據(jù)題意,A、B溶液呈堿性,可能為堿或強堿弱酸鹽,可能為Na2CO3、NaOH、Ba(OH)2,C、D、E溶液呈酸性,可能為酸或強酸弱堿鹽,可能為:HCl、HNO3、H2SO4、Al(NO3)3、AgNO3、、Al2(SO4)3;由A溶液與E溶液反應既有氣體又有沉淀產(chǎn)生,且與C溶液反應只有氣體產(chǎn)生, A為Na2CO3,C是酸,E是鋁鹽;D溶液與另外四種溶液反應都能產(chǎn)生沉淀,則D為AgNO3;C只能與D反應產(chǎn)生沉淀,則C為HCl,由各種離子不重復,得B為Ba(OH)2,E為Al2(SO4)3。(1)A、C溶液混合即鹽酸和碳酸鈉等物質(zhì)的量混合,溶液為碳酸氫鈉和氯化鈉混合物,分析可得;(2)E溶液與過量的B溶液反應中即以硫酸鋁為標準,氫氧化鋇過量的離子反應方程式;(3)B、C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即中和反應,注意書寫時的化學計量數(shù)即可;(4)根據(jù)兩者的比例反應中鋁離子0.02ol,而氫氧根離子0.07ol,可知得氫氧化鋁0.01ol,偏鋁酸鈉0.01ol。
12.(1) (2分)
(2) (3分)
(3)氧化反應(2分);NaOH(或Na2CO3或NaHCO3等其它合理答案)(2分)
(4)9(2分)

(5)    
    (4分,每種2分)
【解析】據(jù)題意,根據(jù)常見官能團的性質(zhì)特點,可知其為: ,可以轉(zhuǎn)化為題給各物質(zhì),A制取B時,即其分子內(nèi)部的羥基和羧基發(fā)生酯化反應的過程;由A制取E時,即將醇羥基催化氧化,為氧化反應;A反應生成D時,是羧基發(fā)生反應,可以和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等;有機物C中的所有碳原子共面,即9個;芳香族化合物F是A的同分異構體,1olF可以和3ol 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F苯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種,可推得其結構中有3個羥基和丙烯基,可寫出多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38654.html

相關閱讀:2010年全國高考寧夏卷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化學部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