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新課標高三生物二輪復習:選修一專題模擬練習7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DNA粗提取與鑒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氯化鈉的濃度越低,DNA的溶解度越大
B.人的血液不可代替雞血進行該實驗
C.檸檬酸鈉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細胞破裂
D.利用DNA易溶于酒精的特點可除去DNA中的部分雜質
2.關于果膠酶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果膠酶可以分解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
B.果膠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種高分子化合物
C.果膠酶不特指某種酶,而是分解果膠的一類酶的總稱
D.果膠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RNA
3.下列是關于“檢測土壤中細菌總數”實驗操作的敘述,其中錯誤的是( )
A.用蒸餾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經高溫、高壓滅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釋液和無菌水各0.1 mL,分別涂布于各組平板上
C.將實驗組和對照組平板倒置,37℃恒溫培養(yǎng)24~48小時
D.確定對照組無菌后,選擇菌落數在300以上的實驗組平板進行計數
4.可以作為硝化細菌碳源、氮源和能源的是( )
A.CO2、NH3、光能 B.(CH2O)、N2、NH3
C.CO2、NH3、NH3 D.(CH2O)、NH3、N2
5.列有關果膠酶及與果膠酶實驗探究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探究果膠酶的用量時,pH、溫度不影響實驗結果
B.果膠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分解酶和葡萄糖異構酶等
C.探究溫度對果膠酶活性影響時,溫度、蘋果泥、果膠酶用量及反應時間等都是變量
D.可以用相同時間內過濾得到的果汁體積來確定果膠酶的用量
6.下圖是微生物平板劃線示意圖。劃線的順序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
A.只在操作前將接種環(huán)放在火焰邊灼燒滅菌
B.劃線操作須在火焰上進行
C.在5區(qū)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區(qū)域中劃線前后都要對接種環(huán)滅菌
二、填空題
7.如圖為釀制葡萄酒的兩個簡易裝置,請分析回答:
(1)果酒的制作離不開酵母菌,酵母菌在有氧無氧條件下都能生存,所以,它屬于________微生物。
(2)制作果酒,需將溫度嚴格控制在________℃。制作果酒后制果醋,應將溫度控制在________℃。
(3)甲裝置中,A液體是________,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乙裝置,在發(fā)酵過程中,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________。與乙裝置相比,甲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
(4)葡萄汁裝入發(fā)酵瓶時,要留有大約1/3的空間,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是古代家庭釀酒的具體操作過程:先將米煮熟,待冷卻至30℃時,加少許水和一定量的酒釀(做實驗是用酵母菌菌種)與米飯混用后置于一瓷壇內(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間要挖一個洞,加蓋后置于適當的地方保溫(28℃),12h即成,F請你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發(fā)酵過程作一個簡單的分析:
(1)在中間挖一個洞的目的是 。
(2)發(fā)酵壇沒有密封,那么壇內無氧發(fā)酵的環(huán)境是由什么造成的?
。
寫出發(fā)酵反應式 。
(3)請你用文字或坐標曲線的形式來說明在發(fā)酵壇內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此消彼長的過程。
(4)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根據米飯的多少加適量的酒釀,如把握不住,寧多而不能少,如果加少了將引起什么后果?為什么?
0.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
1.解析:人是高等哺乳動物,其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不能進行該實驗。A項NaCl溶液濃度在0.14 mol/L時,DNA的溶解度最低,高于或低于此濃度,DNA的溶解度都會增大;檸檬酸鈉的作用是抗凝血;DNA不能溶于酒精中。
答案:B
2.C
3.解析:配制培養(yǎng)基時要用蒸餾水,而不能用自來水,防止雜菌污染;培養(yǎng)微生物時要選擇適宜的溫度37℃,持續(xù)時間24~48小時;土壤中微生物的量相對穩(wěn)定,由于實驗原因,很容易引起數量的劇烈變化,所以要選擇30~300左右進行計數。
答案:D
4.解析:本題考查如下幾個知識點:①硝化細菌的新陳代謝類型是化能自養(yǎng)型微生物;②硝化細菌合成有機物所需能量是來自氧化分解外界環(huán)境中的NH3,③合成有機物所需的碳源是二氧化碳;④NH3氧化分解的產物是HNO3,NH3也是硝化細菌的氮源。
答案:C
5.解析:本題考查了果膠酶及其相關實驗,探究果膠酶用量時,pH、溫度會影響實驗結果;葡萄糖異構酶不屬于果膠酶;探究溫度對果膠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溫度為單一變量,其他因素保持不變。
答案:D
6.解析:操作的前后都要對接種環(huán)進行滅菌。劃線操作須在火焰旁進行,而不是火焰上;所有的劃線區(qū)都有可能得到所需菌落,只是5區(qū)相對較純。
答案:D
二、填空題
7.解析: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所以它是兼性厭氧型生物。20 ℃左右最適合酵母菌繁殖,發(fā)酵時一般將溫度控制在18 ℃~25 ℃;而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0 ℃~35 ℃。甲裝置內是葡萄汁,裝瓶時留出大約1/3的空間,既利于酵母菌進行繁殖,又防止發(fā)酵旺盛時汁液溢出在無氧條件下產生CO2,可以被NaHCO3吸收。在發(fā)酵過程中,為了及時排出CO2,又防止雜菌污染,因此,每隔12h左右需要將瓶蓋擰松一次。
答案:(1)兼性厭氧型
(2)18 ℃~25 30 ℃~35
(3)葡萄汁 吸收酵母菌酒精發(fā)酵產生的CO2 每隔12小時左右(一定的時間)將瓶蓋擰松一次 既能及時吸收(發(fā)酵產生的)CO2,又能減少被雜菌污染的機會
(4)既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適量的氧氣,又防止發(fā)酵旺盛時汁液溢出
8.(1)在壇中挖洞的目的是增加透氧性,保證酵母菌在開始生長時有足夠的氧氣進行有氧呼吸,代謝繁殖快。
(2)酵母菌有氧呼吸時產生的水逐漸增加,發(fā)酵基質液面逐漸升高最后沒入水中,水中的氧被耗盡后造成無氧環(huán)境,發(fā)酵反應式為:C6H12O6 2C2H5OH+ 2CO2+能量
(3)開始時進行有氧呼吸,隨著氧氣逐漸減少,當氧氣被完全消耗時就轉入發(fā)酵,產生大量的酒精。
(4)不能得到酒精。菌種太少,難以造成無氧環(huán)境,其它微生物會大量繁殖,造成米飯腐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51519.html
相關閱讀:煙臺市2007~2008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高三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