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歷史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邢臺一中2015—2015學年上學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年級歷史試題命題人:洪薇第Ⅰ卷(選擇題共45分)一、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1、道光帝對簽定《南京條約》的原則性指示是:“廣東給過銀兩,煙價礙難再議;戰(zhàn)費彼此均有,不能議給,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貿易之所,前已諭知耆英,將香港地方暫行賞借,并許以閩浙沿海,暫準通市。該逆既來訴冤,經此次推誠曉諭,當可就我范圍!庇纱丝芍拦獾鄣耐饨凰枷雽儆 A.近代國家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傳統(tǒng)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2、“經濟足匡時,籌楚餉、克杭城、平粵寇、底定關隴回疆,盡瘁江閩,先幕后官,遍歷艱苦成鐵漢;詩書能報國,精天文、熟地理、詳水利、諳練吏才兵略,兼通洋務,出將入相,不求溫飽是真儒。 A.曾國藩 B.李鴻章 C.張之洞 D.左宗棠3、當代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在談及民族主義時說:“一個正義的運動,只有情感是不夠的,民族主義也一樣。沒有理性的指導和束縛,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樣的人所利用!毕铝袣v史事件最能夠論證上述觀點的是 A.禁煙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 D.文化大革命4.宋代“收鄉(xiāng)長、鎮(zhèn)將之權悉歸于縣,收縣之權悉歸于州,收州之權悉歸于監(jiān)司,收監(jiān)司之權悉歸于朝廷”,這一做法 A.實現(xiàn)了統(tǒng)兵權與調兵權的分離 B.消除了地方割據(jù)的物質基礎 C.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 D.削弱了地方自主處置事務的能力5.錢穆認為:“中國政治之長進,即在政府漸漸脫離王室而獨立化,王室代表貴族特權之世襲,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進退,而宰相為政府領袖,君權、相權,互為節(jié)制。”若此觀點成立,則與之相背離的朝代是A.秦、漢 B.明、清 C.宋、元 D.隋、唐“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國,因為太平天國要推行神權政治,假如太平天國統(tǒng)一了中國,太平天國的歷史將倒退到黑暗時期——中世紀!币韵抡f法不能論證馮友蘭觀點的是 A.太平天國要建立的是君權神授的封建國家 B.西方基督教思想對太平天國影響巨大C.太平天國的綱領沒有體現(xiàn)反對帝國主義本身D.太平天國的主張不能超越封建社會,具有農民階級的局限性7.近代史學家陳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說:革命過后的社會民眾心理“呼喚一個能迅速結束動亂、穩(wěn)定政局的人物……。”他還說:“袁世凱是選舉出來的,于法有據(jù)。”陳旭麓的論證旨在說明A.袁世凱上臺具有必然性 B.袁世凱上臺符合法律程序C.辛亥革命引發(fā)社會動蕩 D.改良更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8. 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一書中指出:“革命與民國并未帶來預期的和平與秩序,民國時期較以前經歷更多的痛苦與失序,它重現(xiàn)了傳統(tǒng)上緊隨王朝衰亡而來的失序與混亂!边@表明A.相較于推翻舊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難 B.辛亥革命沒有帶來社會進步C.革命比建國更重要 D.民國時期的社會重建沒有任何成效9.宋教仁在1907和1908年的筆記中說“同盟會自成立以來,會員多疑心疑德,余久厭之。”“文素日不能開誠布公,虛懷坦誠以待人,做事近乎專橫跋扈,有令人難堪處故也!薄皩O逸仙那樣的野心家做領導人,中國革命要達目的,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的!边@段史料最能說明 A.宋教仁與孫中山的矛盾不可調和 B.同盟會內部分歧,組織渙散嚴重 C.孫中山的專斷作風為革命帶來隱患 D.同盟會內部對孫中山的領導地位不認可10.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國民黨;保持政治、思想、組織上的獨立性;幫助國民黨改組成四個階級的革命聯(lián)盟。這表明A.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 ?B.中共積極推動第一次國共合作C.中共放棄了革命領導權 ?D.中共黨內右傾投降主義錯誤不斷滋長.古羅馬的《民法大全》規(guī)定“寧可漏網一千,不可枉屈一人”,這反映了羅馬法 A.調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維持統(tǒng)治 B.包含理性、證據(jù)、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C.塑造了西方的寬容精神 D.主張重罪輕罰一位學者認為:“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如果沒有中國同美國的關系正;簿蜎]有70年代末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外開放’政策以及中國對外經濟關系的蓬勃發(fā)展!盇.孫中山的三大政策 B.毛澤東的工作能力C.共產黨的群眾路線 D.國民黨的北伐方略24.右圖是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使用的一幅地圖(局部)。對圖示內容解讀正確的是A.北伐戰(zhàn)爭時期,革命將士受到民眾熱烈歡迎B.土地革命時期,“工農武裝割據(jù)”形成燎原之勢C.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軍民廣泛開展敵后斗爭D.解放戰(zhàn)爭時期,解放區(qū)不斷發(fā)展壯大25.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北大演講時說:“我在英國當首相沒有專門的廚師為我做飯,只能去內閣蹭飯。不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開。每周二、周四還要去下院接受質詢……抱著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報》的標題會是英國首相以無恥的眼淚換取選票!笨穫惖纳鲜鲅赞o不能體現(xiàn)的是 A.B.C.D.A. 中美關系解凍 B. 美國總統(tǒng)正式訪華C. 中美正式建交 D. 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28.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法國《費加羅報》曾發(fā)表文章稱,“電視臺本周向我們介紹了各種穿著的中國人,一些夫妻竟敢手挽手散步……更有意義的是知識分子的信心”。你認為該文最有可能發(fā)表于 A.國慶一周年 B.國慶十周年C.國慶二十周年 D.國慶三十周年29、一戰(zhàn)期間,共有14萬中國人作為勞工被派往歐洲去作戰(zhàn)爭勤務。這些“華工兵團在戰(zhàn)爭前線挖戰(zhàn)壕,修工事,每天報酬僅5法郎,并先后有2萬多人被德國的炮火炸死在戰(zhàn)場上。協(xié)約國聯(lián)軍總司令法國元帥福煦稱贊華工“是第一流的個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們在現(xiàn)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艱難,保質保量地完成各種任務!辈牧现饕f明了A.赴法華工的表現(xiàn)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B.赴法華工為協(xié)約國贏得戰(zhàn)爭勝利作出了貢獻C.中國的參戰(zhàn)是協(xié)約國贏得戰(zhàn)爭的主要原因D.中國參加了一戰(zhàn)并收回了一些主權和利益、 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民意測驗顯示,大多數(shù)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是“無知”、“好戰(zhàn)”、“狡詐”、“危險”;到了70年代初期,這種印象變?yōu)椤扒趧凇薄ⅰ?a href='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rensheng/zhihui/' target='_blank'>智慧”、“靈巧”、“善于進取”、“講求實際”。導致這兩種印象的原因分別是 A.新中國成立初,美國對華采取敵視政策;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 B.美蘇冷戰(zhàn)的影響;1971年聯(lián)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C.新中國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 D.中蘇建交;70年代,中國綜合國力增強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5分)31.(1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節(jié)選《伯利克里在陣亡將士國葬典禮上的演說》 材料二 ——《古代王權和專制主義研究》 材料三 ——葉海濤《共和主義:從古典到現(xiàn)代的嬗變》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要義。(3分) (2)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專制王權發(fā)揮的積極作用。(分) (3)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三所述民主政治有何不同?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主要原因。 (6分) (4)綜上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民主與專制的認識。(2分)—5 CDBDB 6-10 CAABB 11—15 AABBC 16-20 DDCBD 21—25 CCACA 26-30 ACDBA31. (15分)(1)主權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活公開、公正、自由。(3分)(2點即可,一點兩分,兩點滿分)(2)素質高的帝王統(tǒng)治利于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有效地組織大型工程建設,推廣先進農業(yè)技術和經驗,促進經濟發(fā)展;加強民族之間的融合,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加強對外交流,利于抵御外來侵略;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化、科技成就。(4分)(分政治類、經濟類、民族類、對外類、文化類,任四點)(3)不同:代議制(或實行間接民主)、分權制衡、憲政。(3分)主要原因:克服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維護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利益的需要;啟蒙思想家的主張。(3分)(4)認識:民主制、專制制度都是人類政治文明發(fā)展進程的重要成果;不同地理環(huán)境和國情成就了不同的制度,雖然各有利弊,但都推動了歷史發(fā)展;民主制度不斷完善取代專制制度成為歷史潮流。(2分)(或參考關鍵詞:政治文明或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潮流或趨勢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每天發(fā)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fā)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fā)布最有價值的河北省邢臺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602107.html

相關閱讀:甘肅省天水市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