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的復習競爭實際上是腦力的競爭,復習的效果主要取決于大腦皮層所處的狀態(tài)。在大腦最清醒的時候?qū)W習效率才會高,所以我們需要科學用腦,每天充分利用最佳時間進行學習,該玩的時候玩,這樣才能夠不被繁重的學業(yè)壓倒,也能夠做到用快樂高效的心情來學習。
那么,什么時候是大腦最清醒時間?
生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一天中有四個學習的高效期,如果安排得當,可以輕松地掌握、鞏固知識。
第一個最佳學習時間:
清晨起床后,大腦經(jīng)過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勞,大腦處于新的活動狀態(tài),清醒得很。此時無論認字還是記憶印象都會很清晰,學習一些難記憶但必須記憶的東西較為合適,如英語單詞、數(shù)學公式、語文詞句等。有時即使強記不住,大聲念上幾遍,也會有利于記憶。所以清晨是一個最佳的學習記憶時間。
第二個最佳學習時間:
上午8點至10點,人的精力充沛,大腦容易興奮,思考能力狀態(tài)最佳,此刻是攻克難題的大好時機,應充分利用。
第三個最佳學習時間:
下午6點至8點,也是用腦的最佳時刻,不少人利用這段時間來復習,加深印象,歸納整理,也是整理筆記的黃金時機。
第四個最佳學習時間:
入睡前一小時。利用這段時間來加深印象,特別對一些難于記憶的東西加以復習,則不容易忘記。
當然,這是人類的一般性學習時間規(guī)律,對于不同的孩子來說,還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時間規(guī)律和習慣。為提高學習效率,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充分利用自己獨特的最佳時間段。掌握了這種提高學習效率的小竅門,你在學習上就不必那么疲勞和無助了!
整天坐在那里學習,為什么成績總提不高?
小剛是班里最勤奮的學生,同學老師都這么評價。課外活動時間。別人都到外邊打球、跑步等做一些活動,而小剛從不離開教室,仍坐在那里埋頭看書。
回到家里,也是放下碗筷就到自己的書房里去看書。他的父母為有這樣自覺學習的孩子而感到高興,但他們更為小剛的學習成績而擔憂。看著自己的孩子這么用功而成績總不提高,當母親的著了急。是自己的孩子有智力問題嗎?領(lǐng)著他到心理咨詢中心一測,智商120,比一般人還要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知子莫如母,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剛的媽媽發(fā)?現(xiàn),他坐在那里半天沒翻一頁書,一連觀察了幾天都是這樣,終于看清“廬山真面目”。小剛看著很勤奮,其實他并沒有真正投入到學習中去。
像小剛這樣的學生,在中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尤其是那些性格較內(nèi)向的學生,整天看著好像很勤奮,其實,心早已“飛”走了。人的學習成績與其所用的學習時間并不完全成正比關(guān)系。為了更清楚地認識學習時間與成績的關(guān)系,我們不妨把學習時間分為三種層次。
計劃安排的時間:它是由學校安排的學習時間(按課程表)和自己課外安排的學習時間兩部分組成。
用于學習的時間:它是指在教師完成常規(guī)課堂管理一(如點名、處理紀律問題等)和自身學習準備管理(老師也準備學習用品等)之后所剩的用于教學的時間。
學習投入時間(也稱專注于學習的時間):指學習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任務中所用的時間。
研究表明,學習成績與計劃安排時間和用于學習的時間關(guān)系都不大,而與學習的投入時間成正比,可以說投入時間決定學習成績。我們常見到有一些學生,用于學習的時間并不怎么多,而學習成績卻很好,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學習時投入地學,休息時盡情地玩。
既然學習成績由投入時間決定,那么學習時就應做到:
(1)無論是上課或是自學都應提前做好準備,查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必要時在書桌上寫上醒目的“務必集中精力”、“不可自己騙自己”、“離考試還有30天”等警示語,以督促自己集中精力學習。
(2)制定短時間內(nèi)的學習目標。每次開始學習之前,都要給自己規(guī)定一個在這段時間內(nèi)應完成的任務量,以其來約束自己。
(3)加強自我監(jiān)控。學會在學習過程中加強自我監(jiān)控,排除雜念,放松人靜,專注于當前具體的學習內(nèi)容,不胡思亂想,不在本上亂寫亂畫,不因別人說話等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在學習過程中整理自己的頭發(fā)衣物等。
來源:三好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013739.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7高考化學備考技巧(全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