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為了幫助在校高中生,特別整理了“提高生物解題能力的方法:避免思維定式”一文,詳情如下:
提高生物解題能力的方法:避免思維定式
有些試題的已知條件是出題者對教材中的有關知識、學生平時已做過的試題、接觸過的某些提法稍作更動后列出的,目的在于檢驗學生是否具有善于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對于這類試題,如果在審題時,粗心大意,憑經驗辦事,勢必犯思維定勢的錯誤。
例:在番茄中,紫莖和綠莖是一對相對性狀,缺刻葉和馬鈴薯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F將紫莖馬鈴薯葉和綠莖缺刻葉植株雜交,F1都表現為紫莖缺刻葉,在F2的重組性狀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的比例為( )
A、1/8 B、1/3 C、1/5 D、1/16
有很多同學選擇了B(1/3)項作為答案。出現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在審題時由于思維定勢,原封不動地套用了高中生物教材中,在親代用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這一典型的遺傳實驗的內容,而確定出的答案。如果在審題時能認真一些,不憑經驗辦事,就可以弄清題干中列出的"F2的重組性狀(相對于親代的紫莖馬鈴薯葉、綠莖缺刻葉)"應該是紫莖缺刻葉、綠莖馬鈴薯葉這兩種重組表現型。答案為:C。
提高生物解題能力的方法:避免思維定式由整理提供,愿考生學業(yè)有成。更多關于高中生物考試內容請關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05574.html
相關閱讀:教學實踐:呼喚課標具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