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脹的泡沫可以“憑空出現(xiàn)”
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膨脹的宇宙不可能是無限和永恒的,宇宙及宇宙萬物將在未來37億年內(nèi)走向毀滅,短于地球的壽命。
不過,專家表示,這一研究結論不足為信,因為研究人員選擇了一個任意的終點。宇宙形成于大約137億年前的大爆炸,從此開始加速膨脹。根據(jù)標準的宇宙學模型,宇宙最有可能的結局是永遠膨脹下去。然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家拉斐爾?布索(RaphaelBousso)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卻宣稱,根據(jù)他們的計算結果,宇宙終將走向滅亡。
布索和同事在國際著名學術網(wǎng)站arXiv.org中的博客寫道,永久膨脹的宇宙學理論存在“測量問題”。永久膨脹是量子宇宙學模型得出的結論,根據(jù)這種模型理論,膨脹的泡沫可以“憑空出現(xiàn)”。有些泡沫會膨脹,并永遠繼續(xù)下去,其他則會崩潰,再次消失。這些泡沫的存在狀態(tài)就像是開水的泡沫一樣,突然出現(xiàn)或突然消失,而每一個泡沫就相當于一個宇宙。
他們強調(diào),在一個永遠膨脹的宇宙中,每個可能的事件最終都會發(fā)生??不是一次,而是無限次。這樣,預測每個事件何時發(fā)生就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例如宇宙像我們?nèi)祟愐粯哟嬖诘目赡苄。他們寫道:“如果宇宙中的許多觀測者無數(shù)次買彩票中了獎,那么有人依舊宣稱中獎是不可能的,他們的依據(jù)又是什么呢?”
布索的團隊試圖確定特定時間內(nèi)存在的泡沫數(shù)字以及每個泡沫中“觀測者”的數(shù)字,以提出相比生活在一個宇宙中的觀測者的相對頻率,生活在另一個宇宙中的觀測者的相對頻率。但是,“測量問題”使得計算這種值變得根本不可能。據(jù)布索和同事介紹,避免這種謎團的唯一途徑是引入所謂的“截斷點”(cut-offpoint),從而有助于解決這個謎團。
他們表示,通過引入“截斷點”,宇宙有一半的幾率會在未來37億年走向滅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斯壯羅山天文臺的天體生物學家查爾斯?林尼韋弗(CharlesLineweaver)博士說,僅因為統(tǒng)計學方面的原因,布索的研究小組可能正在帶來一場災難。他表示,為了尋求找到一個更好的統(tǒng)計學解決方案,布索及其同事對宇宙結局做出了一個錯誤的結論。
林尼韋弗說:“由于問題不會出現(xiàn)在他們的計算上,所以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宣稱宇宙一定會走向毀滅。布索對宇宙平均壽命的估計是基于指定時間,因為只有你引入截斷點以得到一個合理的可能性時,這一切才會發(fā)生。它是一個可能被過于看重的統(tǒng)計學手法。”
稿源:新浪科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076527.html
相關閱讀:生活中地理災害常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