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典故的淵藪——《佩文韻府》和《駢字類編》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編者按:小編為大家收集了“詩文典故的淵藪——《佩文韻府》和《駢字類編》”,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詩文中引用前人的故事,或者采用成語、諺語,叫做“用典”或“用事”。用典的風(fēng)氣大約盛行于六朝,其后歷代也都有不少騷人墨客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典故。“讀書破萬卷”的杜甫和“落筆萬龍蛇”的辛棄疾,更被人稱作是用典的大家。巧妙地引用典故可以豐富作品的內(nèi)容,引起人們廣泛的聯(lián)想,增強(qiáng)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

然而由于時代相隔,后人對于古人并不陌生的事情逐漸生疏起來,何況有些典故在當(dāng)時就已經(jīng)很冷僻,所以人們讀到一些用典較多的作品總是感到頭痛,罵作者“吊書袋”、“存心與人為難”!這時多么希望能有一部專收成語典故的辭典,使我們借助于它毫不費力的讀懂這些作品。這種理想的辭典現(xiàn)在似乎還沒有。倒是清朝官修的兩部大書《佩文韻府》和《駢字類編》或許可以幫一些忙。

這兩部書模規(guī)都比較龐大。《佩文韻府》收單字一萬九千多個,典故大約有五十多萬條,《駢字類編》收單字一千二百多個,典故有十多萬個。兩書的資料都來自經(jīng)史子集、詩賦、雜書,里面的典故包括典章制度、名物來源、歷史掌故、遺聞軼事等。其中大量的是詩文語句,尤其唐宋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這些典故雖然大部分已經(jīng)顯得很陳腐,但總還保留不少有用的東西。由于它“囊括古今,網(wǎng)羅巨細(xì)”,的確可以稱作是詩文典故的深淵大藪,至少為我們閱讀古書查找典故提供了線索。

這兩部書都是清朝“圣祖仁皇帝”玄燁(即康熙帝)“敕編”和“御定”的。玄燁可以算作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博學(xué)而又有所作為的皇帝。他在位期間曾詔令編纂《全唐詩》九百卷、《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子史精華》一百六十卷、《淵鑒類涵》四百五十卷,還有那一部收字近五萬個的《康熙字典》。也正是在編纂這幾部大書的同時,又詔令儒臣們集體編纂了《佩文韻府》和《駢字類編》,前書成于康熙五十年,《駢字類編》一直到雍正四年才編完。

這兩部書的性質(zhì)有些特殊,既不屬于字書,也不像一般的辭書;既不是韻書,又不同一般的類書。但是,這四種書的一些特點它又兼而有之。真是有點四象四不象。這兩部書之間也有差別!杜逦捻嵏,辭書的特點更突出一點;《駢字類編》,類書的特點更多一點。原來這兩種書都不是供人查檢的工具書,而是專為那些作古詩的人湊韻腳、找對子、采摭詞藻而編纂的。使得那些腹中墨水不足,卻偏要賣弄風(fēng)雅的官場、考場上的“詩人”們有所依據(jù)。其實這種作法并不是清代的發(fā)明。早在唐朝中期,著名的大書法家、學(xué)者顏真卿就編過一部名叫《韻海鏡源》的書,開創(chuàng)了這種以事隸詞的體例,可惜原書已經(jīng)失傳。宋元以后這類書逐漸多起來了,其中影響比較大的當(dāng)數(shù)元代時陰夫撰的《韻府群玉》和明代凌稚隆撰的《五車韻瑞》。《佩文韻府》正是在這兩部書的基礎(chǔ)上編成的。

《佩文韻府》正集一○六卷,拾遺一○六卷,各按平水韻分成一○六部,即每韻一部。每部之內(nèi)收同韻的字,然后再把用這個字作韻腳的詞語按二字、三字、四字的順序加以排列。字?jǐn)?shù)相同者,又以出自經(jīng)、史、子、集的順序加以排列。所收單字,先注明音義。詞語下面列各項出典。這些出典如諸書互見,就先引最早的,按時代先后次序排列。凡《韻府群玉》和《五車韻瑞》原有的,都標(biāo)明〔韻藻〕,排在前面;新增的標(biāo)明〔增〕字,列在后面。下面摘引的是“梗”部“影”韻的各詞語,從中可以看出該書體例的大略:

影于丙切,形□。

〔韻藻〕射影《詩·為鬼為蜮疏》:蜮,一名□□。江淮水皆有之,在岸上影見水中投人影則射殺之。故曰□□!栋拙右鬃x史詩》:含沙口人口,雖病人不知。絕影《魏志·武帝紀(jì)注》:《魏書》曰,公所乘馬名□□。畏影《莊子》:人有口口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shù)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對影《李白詩》:舉杯邀明月,□□成三人。潭底影《賈島詩》:獨行□□□,數(shù)息樹邊身。一葉百影《花木錄》瀛州有影木,日中視之□□□□!苍觥持塾啊对姟罚憾映丝冢悍浩洹。曲影《史記·平津侯傳》未有樹直表而得口口者也。

有些單字在〔增〕后還附有“對語”和“摘句”。對語即對仗的詞語,如“曲水”對“橫峰”、“嫩綠”對“嫣紅”,摘句即以此字為韻腳的詩句,如“峰”韻中的“樵人出遠(yuǎn)峰”、“水落又添一山峰”。對語和摘句都是供當(dāng)時作詩時選用,對于今人用處不大。

《駢字類編》二百四十卷。與《佩文韻府》不同的是,所收都是“駢語”,即雙音詞或雙音詞組,把首字相同的詞語排列在一起,即是齊首字,而不是齊尾字。單字是按字義分類,共分天地、時令、山水、居處、珍寶、數(shù)目、方隅、彩色、器物、草木、鳥獸、蟲魚、人事等十三門。有些門下又細(xì)分小類,如鳥獸門又分雞、鴨、鵝、虎、鹿、兔等,草木門下又分草、梅、桂、桃、李、杏等。在單字下列出以這個字為詞頭的詞語。這些詞語也大致按意義加以排列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詩文典故的淵藪——《佩文韻府》和《駢字類編》”希望能對考生產(chǎn)生幫助,更多資料請咨詢中考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34868.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中語文造句長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