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物理,很多同學們都覺得它很枯燥,繁瑣。為了擴展大家的物理知識小編準備了這篇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的相關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以供參考。
常見誤區(qū)提醒
1平均速度的意義
在人們的日常經(jīng)驗中形成的速度概念實際是平均速率,我們平常所說人的行走速度、跑的速度、汽車的速度、火車的速度等,實際是指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物理學中所說的平均速度定義是:
由此可知,平均速度是矢量,一般說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等于平均速率.引入平均速度的意義在于過渡到變速運動的瞬時速度.平均速度 較小,平均速度就較為精確地描述△t內(nèi)運動的快慢,△t越小、它就更精確地描述△t內(nèi)運動的快慢,當△t→0時它就精確地描述了t時刻運動的快慢.△t→0時,v的極限就定義為瞬時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t時間內(nèi)運動的快慢,當△t→0時v的極
限就定義為瞬時速度 ,可以看出,平均速度是作為精確定義瞬時速度的前題而引入的,沒有平均速度就無從定義瞬時速度.然而平均速度只有當△t很小時才有意義,它逼近瞬時速度.
瞬時速度v簡稱速度,是描述質(zhì)點運動狀態(tài)的基本物理量,無論是在運動學中還是在動力學中以及物理學的其他部分中都有重要作用.
2 速度不是位移對時間的變化率
速度定義中的r是位矢r不是位移s,因此,定義明確說明速度是位矢對時間的變化率,而不是位移對時間的變化率.速度是描述質(zhì)點位置變化快慢和變化方向的物理量.質(zhì)點的位置用位置矢量即位矢r表示,質(zhì)點的位置變化表現(xiàn)為位矢r隨時間t變化,r是t的函數(shù),r = r(t),某一時刻t對應某一位置r,某一段時間△t對應某一段位移△r,所以,應該說速度是位矢對時間的變化率.
中學物理用符號△s表示△t時間內(nèi)的位移,定義平均速度 ,并在△t→0時過渡到瞬時速度v.中學物理課中又同時用s表示位移,這就容易使人產(chǎn)生誤解:速度是位移對時間的變化率.
我們應該區(qū)別位矢與位移,位矢是r,位移是△r = r2-r1,如圖1所示,r1是t1時刻的位矢,r2是t2時刻的位矢,我們所說的位移△s就是△r.位矢r與時刻t對應,位移△r與一段時間△t對應.位移△r是過程量,不是與時間(時刻)t對應,不能說速度v是位移△r(過程量)對時間t(瞬時量)的變化率.
這篇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的相關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了,愿大家都能學好物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41152.html
相關閱讀:高中物理實驗:力學中常見的三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