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首》預習提示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涉江采芙蓉》選自《古詩十九首》!肮旁姟钡脑馐枪糯怂鞯脑。約在魏末晉初,流傳著一批魏、晉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詩,既無題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詩,具有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風格,被統(tǒng)稱為“古詩”!肮旁姟弊髌吩诹捍写59首(《詩品·古詩》),但今存僅30多首,包括《古詩十九首》在內!豆旁娛攀住吩谖膶W史上被稱為“古詩”代表作,這一標題也就成為一個專題名稱!渡娼绍饺亍穼懙氖恰巴碾x居”,夫妻異地的相思之苦。妻子采芙蓉送給丈夫,但是丈夫卻遙在天涯;丈夫思念妻子,卻是一條不歸路。相隔萬里的夫妻只能發(fā)出“憂傷以終老”的悲哀。

 

曹操的《短歌行》傳于后世的共兩首,課本選的是第一首!抖谈栊小肥恰皾h舊歌”(《宋書·樂志》),屬相和歌平調曲。古辭已經亡佚。樂府有“長歌”“短歌”之分,一般都認為是指歌聲長短而言。清人朱嘉徵在《樂府廣序》中說:“《短歌行》,歌對酒,燕雅也!敝赋鲞@是用于宴會場合的歌辭。曹操的這首《短歌行》是創(chuàng)于宴樂的言志詩,表達了詩人希望延攬?zhí)煜氯瞬、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雄心壯志。詩創(chuàng)作于宴饗賓客時,起首“對酒當歌”,寫出一場盛大的筵席。然而,詩人樂極悲來,油然生出人生苦短、只爭朝夕的感嘆。接下來轉到對人才的渴慕,時而抒寫人才難得的憂愁,時而抒發(fā)人才到來的喜悅,詩人或喜或悲,心潮起伏。最后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明他延攬?zhí)煜掠⒉诺男闹尽?/p>

 

《歸園田居》顧名思義,標題的含意就是歸返園田居。園田居,又名古田舍,為陶淵明在潯陽柴桑的住宅之一!皳(jù)宋傳及陶集詩文,陶住宅凡三處。一為上京(里)閑居,一為園田居(古田舍),一為南里(南村)!(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歸園田居》共五首,分別從辭官場、聚親朋、樂農事、訪故舊、歡夜飲幾個側面描繪了詩人豐富充實的隱居生活。課文里選的是第一首,從內容上看,它帶有開篇和總括的性質,全詩20句。前8句回憶由“誤落塵網(wǎng)”到“守拙”歸田的過程。中8句描了田園風光,近景方宅、林園,遠景遠村、狗吠雞鳴。最后四句又回到眼前,環(huán)境清幽,心境閑適,表達其“返自然”的喜悅。詩意似淺實深,感情似淡實濃。

 

理解和欣賞這幾首詩,主要在突破難點:

 

《涉江采芙蓉》難點有二:一是詩中所抒發(fā)的感情的普遍意義。思親思鄉(xiāng)為什么是古詩中最常見的主題?對這一點要從當時的社會條件,如交通不便、信息難通、戰(zhàn)亂頻仍等因素去體會。二是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誰?是外出的丈夫,還是家中的妻子,還是二者都是?對這個問題的探討,有助于深入理解詩意。

 

《短歌行》難點也有二:一是對詩歌情感旋律的把握。詩人的情感起伏不定,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悲傷沉郁,讀這首詩,你只覺得卷在悲哀與歡樂的旋渦中,不知道什么時候悲哀沒有了,變成歡樂,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歡樂沒有了,又變成悲哀。要通過反復朗讀,認真體會詩人感情旋律變化。二是對詩歌感情基調的把握,詩中抒發(fā)了人生苦短、生命無常的感嘆,這是人生的普遍隱痛,由此而生出或積極進取,或消極頹廢兩種截然相反的處世態(tài)度。曹操在本詩中抒發(fā)的是哪一種?

 

《歸園田居》這首詩,可以就陶淵明歸隱田園是否可取展開討論,這對我們正確理解詩意,正確對待人生都有益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43587.html

相關閱讀: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名家晚年不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