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把理論知識復習好的同時,也應該要多做題,從題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時學懂,下面是地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綜地理試卷全國1卷,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我國下列地區(qū)中,資源條件最適宜建太陽能光熱電站的是:
A.柴達木盆地 B.黃土高原 C.山東半島 D.東南丘陵
2.太陽能光熱電站可能會:
A.提升地表溫度 B.干擾飛機電子導航 C.誤傷途徑飛鳥 D.提高作物產(chǎn)量
3.若在北回歸線上建一太陽能光熱電站,其高塔正午影長于塔高的比值為P,則
A.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 C. 全年日P D. 冬至日P1
20世紀50年代,在外國專家的指導下,我國修建了蘭新鐵路。蘭新鐵路在新疆吐魯番附近的線路如圖2所示。讀圖2,完成4-6題。
4、推測外國專家在圖示區(qū)域鐵路選線時考慮的主導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來,我國專家認為,蘭新鐵路在該區(qū)域的選線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線路過長 B距城鎮(zhèn)過遠
C、易受洪水威脅 D、工程量過大
6、50多年來,蘭新鐵路并沒有改變該區(qū)域城鎮(zhèn)的分布,是因為該區(qū)域的城鎮(zhèn)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綠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含氮化合物濃度增加,產(chǎn)生沉降,是新出現(xiàn)的令人擔憂的全球變化問題。一科研小組選擇受人類干擾較小的某地,實驗模擬大氣氮沉降初期對植被的影響。實驗地植被以灌木植物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數(shù)據(jù)為實驗地以2009年為基數(shù),2010-2016年實驗中植被的變化值(測量時間為每年9月30日)。據(jù)此完成7-9題。
7、實驗期間植被變化表現(xiàn)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變 ④植被分布改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實驗期間大氣氮沉降導致灌木、草本兩類植物出現(xiàn)此消彼長競爭的是
A植株數(shù)量 B、總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9.根據(jù)實驗結果推測,隨著大氣氮沉降的持續(xù),植被未來變化趨勢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縮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縮 D.灌木植物萎縮、草本植物茂盛
圖3顯示某國移民人數(shù)及其占總人口比例的變化。讀圖3,完成10-11題。
10.圖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圖中,符合該國人口增長特點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11.該國人口增長數(shù)量最多的時段為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 1950-1970年 D. 1970-1990年
要多練習,知道自己的不足,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以下是地理網(wǎng)為大家總結的文綜地理試卷全國1卷,希望大家喜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27280.html
相關閱讀:高考如何定位?看完就該馬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