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題。(5
分)
材料一:
子曰: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材料二: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論語
•
八佾篇第三》
材料三:
王者之制:道不過三代,法不二后王;道過三代謂之蕩,法二后王謂之不雅。衣服有制,宮室有度,人徒有數(shù),喪祭械用皆有等宜,聲則凡非雅聲者舉廢,色則凡非舊文者舉息,械用則凡非舊器者舉毀,夫是之謂復古。是王者之制也。
——《荀子
•
王制第九》
【注】道不過三代,法不二后王: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后王指當今君王。奉行的政治原則不超出夏商周三代,實行的法度不背離當代的君王。
23
.荀子提倡的
禮制與孔子提倡的禮有何相同點?(2
分)
24
.
孔子的“禮”與荀子的“禮”有哪些不同之處,試作評析。(3
分)
參考答案:更多文章請參考: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
23
.
有嚴格的等級,并不能僭越(1
分);提倡復古。(1
分)
24
.
孔子的禮尊崇的是周禮,提倡周代的禮制,并希望在當代恢復周代的等級制度(1
);荀子強調(diào)的是復古不能過遠(政治原則可以學習夏商周的優(yōu)點,法度不能“二后王”),應根據(jù)當代君王的需要制定禮制(1
)。荀子在孔子的基礎(chǔ)上,適應了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發(fā)展(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43666.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