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
賈誼,洛陽人也,十八,以
能誦詩書屬文稱于郡中。河南守吳公聞其秀材,召置門下,甚幸愛。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
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xué)事焉,征以為廷尉。廷尉乃
言誼少,頗通諸家之
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誼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
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天下和洽,宜當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
草具其儀法,色上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廉讓未皇也。然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誼發(fā)之
。于是天子議以
誼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毀誼曰:“洛陽之人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
誼既以?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
賦以吊屈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國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誼追傷之,因以自諭。其辭曰:恭承嘉惠兮,?罪長沙。仄(側(cè))聞①屈原兮,自湛汨羅。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隕厥身。烏呼哀哉兮,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②翱翔。?茸③尊顯兮,讒諛得志;賢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謂隨、夷④混兮,謂跖、?⑤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于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章父薦屨,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
[
注]
①側(cè)聞:傳聞②鴟?(ch
īxi
āo)
:像貓頭鷹一類的鳥。③?茸(t
àr
óng)
:缺德無才之人。④隨、夷:隨,卞隨,商湯時賢人;夷,伯夷,周初之人。⑤跖、?:跖,盜跖;?,莊?,楚盜。
8.
下列加點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
分)
A
.
以
能誦詩書屬文稱于郡中
于是天子議以
誼任公卿之位
B
.頗通諸家之
書
其說皆誼發(fā)之
C
.廷尉乃
言誼少
乃
草具其儀法
D
.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
天下第一
為
賦以吊屈原
9.
對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賈誼,洛陽人也”是傳記體文章一般都有的內(nèi)容。
B
.“
誼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出
”寫出了賈誼才華出眾。
C
.“
然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誼發(fā)之”寫出賈誼確實給國家作出了很大貢獻。
D
.“洛陽之人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指出了賈誼被天子疏遠的原因。
10.
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3
分)
A.
賈誼是通過河南守吳公的推薦而被文帝賞識的。
B.
賈誼輕有才華,為當時朝中“諸老先生”所不能及的。
C.
當天子準備提拔賈誼為公卿之位時,遭到讒言而被貶。
D.
文章最后一段,賈誼寫“辭”只是為了表現(xiàn)他對屈原的懷念和敬佩。
11.
把下列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
(9
分)
(1)
誼既以?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3
分)
譯文:
⑵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3
分)
譯文:
⑶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
分)
譯文: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8
.C
于是。 說明:A
項①憑,憑借;②把,拿。B
項①結(jié)構(gòu)助詞,相當于“的”;②
代詞,代前面的“其說”。D
項①是;②寫。
9
.D
賈誼被皇帝疏遠的原因是被小人進了讒言。
10
.D
不僅僅是表示他對屈原的懷念和敬佩,也有身世的寄托,因為與屈原遭遇相似,引起共鳴。
11.
(1
)賈誼因為貶謫離開后,內(nèi)心很不愉快,在渡過湘水時,寫下一篇辭賦來憑吊屈原。
(2)(3)
略
[參考譯文]
賈誼,是洛陽人。在十八歲時就因誦讀詩書會寫文章而聞名當?shù)亍峭⑽緭魏幽峡な貢r,聽說賈誼才學(xué)優(yōu)異,就把他召到衙門任職,并非常器重。漢文帝剛即位時,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政績卓著,為全國第一,而且和李斯同鄉(xiāng),又曾向李斯學(xué)習(xí)過,于是就征召他擔任廷尉。吳廷尉就推薦賈誼輕有才,能精通諸子百家的學(xué)問。這樣,漢文帝就征召賈誼,讓他擔
當時賈誼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為輕。每次文帝下令讓博士們討論一些問題,那些長的老先生們都無話可說,而賈誼卻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覺得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博士們都認為賈生才能杰出,無與倫比。漢文帝也非常喜歡他,對他破格提拔,一之內(nèi)就升任太中大夫。
賈誼認為從西漢建立到漢文帝時已有二十多了,天下太平,正是應(yīng)該改正歷法、變易服色、訂立制度、決定官名、振興禮樂的時候,于是他草擬了各種儀法,崇尚黃色,遵用五行之說,創(chuàng)設(shè)官名,完全改變了秦朝的舊法。漢文帝剛剛即位,謙虛退讓而來不及實行。但此后各項法令的更改,以及諸侯必須到封地去上任等事,這都是賈誼的主張。于是漢文帝就和大臣們商議,想提拔賈誼擔任公卿之職。而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這些人都嫉妒他,就誹謗賈誼說:“這個洛陽人,紀輕而學(xué)識淺,只想獨攬大權(quán),把政事弄得一團糟。”此后,漢文帝于是就疏遠了賈誼,不再采納他的意見,任命他為長沙王太傅。
賈誼因為貶謫離開后
,內(nèi)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時,寫下一篇辭賦來憑吊屈原,賦文這樣說:
我恭奉天子詔命,帶罪來到長沙任職。曾聽說過屈原啊,是自沉汨羅江而長逝。今天我來到湘江邊上,托江水來敬吊先生的英靈。遭遇紛亂無常的社會,才逼得您自殺失去生命。啊呀,太令人悲傷啦!正趕上那不幸的代。鸞鳳潛伏隱藏,鴟梟卻自在翱翔。不才之人尊貴顯赫,阿諛奉承之輩得志猖狂;圣賢都不能順隨行事啊,方正的人反屈居下位。世人竟稱
卞隨、伯夷貪婪,盜跖、莊?廉潔;莫邪寶劍太鈍,鉛刀反而是利刃。唉呀呀!先生您真是太不幸了,平白遭此橫禍!丟棄了周代傳國的無價鼎,反把破瓠當奇貨。駕著疲憊的老牛和跛驢,卻讓駿馬垂著兩耳拉鹽車。好端端的禮帽當鞋墊,這樣的日子怎能長?哎呀,真苦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75902.html
相關(guān)閱讀:村落嫁娶圖記 閱讀答案(江西高考試題)
“陳德榮,字廷彥”閱讀答案及翻譯
“王義方,泗州漣水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蘇轍《藏書室記》閱讀答案
“范雎者,魏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